去年7月以來,每逢周五,貴州省鳳岡縣委書記王繼鬆都要做一份“周作業”:作為縣委營商環境建設委員會主任,他要聽取本縣企業最新的“煩心事”“急難事”,當場研判、批復、交辦,並設定落實期限。
“周作業”由誰布置?從去年7月開始,鳳岡縣統籌相關職能部門,成立了千企大走訪工作小組,主動上門服務,將企業發展過程中的“疑難雜症”梳理成“周報”,由縣委書記“破題”。
“出租車沒有專門停車位,老、弱、病、殘上下車較慢,司機如廁、就餐等短時間停靠都會被抓拍罰款,給企業造成很大經濟負擔。”去年7月10日,鳳岡縣某出租汽車公司負責人劉在坤向千企大走訪工作小組反映。7月31日,35個臨時停靠點、2個出租車候客點增設在縣城人流密集區。
從收集問題、寫入“周報”,到縣委書記作批示,再到多個部門緊密配合並落實,鳳岡縣僅僅用了21天。而在以往,這樣的問題往往因涉及多個部門的職能交叉而難以解決。
類似這樣的“疑難雜症”,鳳岡縣共梳理了159件。截至目前,已有128件得到完全解決。
“去年,我們探索成立了縣委營商環境建設委員會,下設‘一局四中心’,相關職能部門合署運行,避免部門之間‘踢皮球’,大大提高了工作效能。”該縣營商環境局副局長黃金宏介紹,鳳岡縣委營商環境建設委員會不是臨時性機構,而是縣委常設性機構,由縣委書記和縣長任雙主任,確保全縣營商環境建設有穩定、強力和長效的“中樞系統”。
“一局”指縣營商環境建設局,“四中心”指非公有制經濟發展侵權投訴中心、非公有制經濟服務中心、政務服務中心、“12345”熱線服務中心。這一模式橫向整合縣紀委、縣監委、縣委督考辦、縣工商聯、縣營商環境建設局等多家部門合署辦公,縱向延伸到鄉鎮一級,這種模式在全省當屬先例。
2020年,有了這套自上而下、由縱到橫、覆蓋全縣的營商環境建設機構設置,鳳岡縣營商環境政務服務考核指標位列全省第二、全市第一。 (劉伊霜、陸邱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