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公司黨委書記,您將採取哪些措施做好風險隱患排查和防范工作?”
“針對存在的問題,我們完善了公司內部管理23個制度規則......”
這段辣味十足的對話,出現在關嶺自治縣召開的九屆紀委六次全會上。
為強化黨內監督,著力破解“一把手”監督和同級監督難題,關嶺自治縣將各級黨委(黨組)書記述廉述責納入紀委全會會議議程,通過緊盯關鍵少數傳導壓力,督促各級黨組織自覺擔負起全面從嚴治黨政治責任。
“除述廉述責外,現場質詢和民主評議也是全會的‘規定動作’,讓‘一把手’現場迎考,紀委委員從不同角度點要害、指問題,真正達到紅臉出汗的效果。”該縣紀委監委有關負責人介紹。
為使質詢問題更精准,縣紀委會前圍繞審查調查、信訪反映、巡察情況等方面進行分析、匯總,靶向尋找各級黨委(黨組)在黨風廉政建設中存在的薄弱環節、制度漏洞,確保質詢問題見人見事、一針見血。
在現場述廉述責、提問質詢后,與會縣紀委委員結合述廉述責內容、問題答復及平時掌握情況,現場填寫民主測評表,對述廉述責對象進行認真細致的民主評議,測評結果作為領導干部考核、獎懲的重要依據。
為防止“一述了之”情況發生,縣紀委將述廉述責報告及現場質詢點出的問題的整改落實情況納入日常監督范圍及全面從嚴治黨“兩個責任”考核的重要內容。對整改不力、敷衍整改或未整改的,堅決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嚴肅處理。
“向全會述廉述責,是強化黨內監督、傳導壓力的重要途徑。下步,將繼續探索‘一把手’監督的有力舉措,推動黨委(黨組)書記真正把主體責任抗在肩上、抓在手中。”關嶺自治縣紀委監委有關負責人表示。(安順市紀委監委)
來源:貴州省紀委監委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