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電樁(民生小事這樣解決(29))

本報記者 巨雲鵬

2021年03月17日08:41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因給電動自行車充電,郝明飛沒少被周邊居民投訴。

可他能咋辦?!20多個員工都靠著這電動車討生活。小區車多排不上隊,隻好從店裡“飛”線。作為房屋中介門店的店長,郝明飛隻能一再給街坊鄰居解釋。

這理由,居民朱金花並不認可:“‘飛’出來的線橫在人行道上,漏電誰負責?老人絆倒誰負責?”

地處中心城區普陀,曹楊新村街道是典型上海老城廂,地域小、房屋多、人口密。這兩年電動自行車方便,中介、外賣、快遞用得多,居民買的也不少。

充電這事兒,看起來是小事,卻關乎著民生呢。去年街道搞調研,居民、商戶充電難的問題被擺上了台面。大家一討論,一下子碰撞出了“火花”:“馬路邊劃了那麼多非機動車位,車位上充行不行?”

這個好點子一出,一大堆人附議。

街道馬上找到開展相關業務的中國鐵塔上海公司,研發馬路邊上的充電樁。沒多久,有細心的就發現,街道梅川路邊多出一排一米多高的“花壇”,背后有十個充電口,電動自行車插上線,刷老年IC卡、掃碼支付就能充電。

這樣的“花壇”充電樁,既防雨又智能,一旦發現電流異常,會自動斷電並報警。設備還全部接入街道“一網統管”平台,可以實時查看運行狀態,滾動更新,方便管理。

目前,街道已准備在轄區內大規模布設。

原刊於《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21年03月17日 第 01 版)

(責編:吳鋒、陳康清)

移動端新媒體

  • 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
  • 貴州頻道手機版貴州頻道手機版
  • 貴州頻道新浪微博貴州頻道新浪微博
  • 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