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馮倩
在貴陽市觀山湖區滋粥樓餐廳,大堂用餐的顧客通過一個高清大屏幕,可以實時看到每一份菜品的加工過程。“從菜的分揀、清洗到制作、出餐全過程,客人都能看到。”該餐廳人事經理鄧安艷說,“這是貴陽市觀山湖區市場監督管理局開發的‘智慧監管’APP,點餐的客人還能通過手機APP進行實時監督。”
這樣的場景,在貴陽不是獨一家。
這是貴州正大力推廣的“互聯網+明廚亮灶”工程。對大型餐飲企業、養老機構、學校及涉校餐飲企業的后廚,通過手機等終端設備,可進行實時抽查、實時監督。
近年來,貴州各級市場監管部門鼓勵全省餐飲服務單位積極打造“透明廚房”,積極推行“明廚亮灶”工程。其中,以校園食品安全為重點,積極推進各地學校、校外供餐單位對食堂和后廚進行監控系統建設或升級改造工作,通過引入物聯網、人工智能技術,建設或升級改造校園食堂、企業后廚監控系統,實現“可識別、可搜尋、可抓拍、可感測、可遠程、可預警”的食品安全智慧監管模式。
同時,貴州還大力建設校園食品安全“互聯網+明廚亮灶”智能分析一體化服務平台,校園食堂、企業后廚監控視頻數據接入平台后,可及時防范化解校園食品安全風險,全面提升校園食品安全治理能力和水平。
截至2020年底,全省共有18506家學校食堂完成“明廚亮灶”工程建設,佔全省學校食堂總數的99%。其中,貴陽市完成“互聯網+明廚亮灶”升級改造的學校食堂有1400家,佔貴陽市學校食堂總數的85.94%。此外,全省36家學生集體用餐配送企業已全部完成“明廚亮灶”建設,覆蓋率達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