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黔南日報消息:自最高檢“一號檢察建議”發出以來,瓮安縣人民檢察院積極履行檢察職能,採取有力措施,狠抓貫徹落實,將“一號檢察建議”的過程轉化為提升未成年人保護社會綜合治理的效能,取得了良好政治效果、社會效果和法律效果。
為抓好“一號檢察建議”監督落實工作,該院多次召開黨組會、院務會專題研究部署相關工作,細化落實措施,牽頭召開聯席會議,邀請縣教育局、婦聯、團委等職能部門以及全縣中小學校長參加會議,闡述一號檢察建議制發的背景、內容和意義,深入分析近年來本地區性侵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上升的原因,圍繞健全、完善、落實校園安全管理制度、加強校園犯罪預防機制建設、健全合作機制、加強校園法治建設等內容進行會商,共同打造符合瓮安實際的預防性侵害制度。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瓮安縣檢察院與縣監察委員會、縣教育局等八部門聯合制定了《關於建立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強制報告制度的實施細則(試行)》,進一步厘清了部門責任,有效解決了侵害未成年人案件隱蔽性強、發現難、報告難、干預難、聯動難、追責難等現實問題。
兩年來,該院在辦案中堅持“一案一析”,深刻剖析發案原因,注重提升檢察建議力度和剛性,針對在辦案中發現的校園欺凌、校園周邊食品安全、未成年女生入住旅店、進出網吧等娛樂場所,以及出租車公司存在對運營車輛內監控設備是否正常,運行監管不到位和出租車司機搭乘兒童時、讓其乘坐副駕駛等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加強調研並制發檢察建議,通過后期持續跟蹤督導,督促相關職能部門開展行業專項治理,涉及部門對存在問題已全部整改到位,有力地擰緊了未成年入住酒店、進入娛樂場所的“安全閥”,促進了出租車行業文明運營,守護了學生舌尖上的安全,消除了社會隱患,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自“一號檢察建議”發出以來,該院共制發涉未成年人社會治理類檢察建議8份,會同教育等部門深入校園,就安全管理問題廣泛開展聯合調研,共走訪檢查中小學校、幼兒園32所,發現校園安全管理漏洞13個,推動問題整改8個。
該院立足法律監督職能,主動加強與教育部門的協作配合,與教育部門一道組織校長培訓班,提升“一號檢察建議”覆蓋面和知曉率。會同教育部門深入校園,就校園安全管理等問題廣泛開展聯合調研。精心設計預防性侵教育、預防校園欺凌等法治教育內容,依托法治進校園活動,充分發揮法治副校長作用,採取“線上線下”同步宣傳,向中小學生普及自我保護知識。大膽探索開展未成人被害人父母親子教育輔導。針對部分性侵未成年人案件發生在鄉村,而鄉村學校法治教育相對滯后等情況,該院將“法治副校長”向鄉村學校延伸,將法治教育和法制宣傳常態化、制度化開展,推動了未成年人犯罪預防制度建設,很好地助推了和諧校園、平安校園建設。據統計,該院選派了39名檢察人員擔任法治副校長,其中鄉鎮中小學法治副校長23名。兩年來,該院共開展鄉村法治宣講等校園普法活動100余場,覆蓋師生、家長5萬余人,有效補齊了鄉村法治教育短板。邀請專業人員對未成年人被害人父母開展親子教育4次。通過落實“一號檢察建議”,促進了全縣學校校園及周邊治安環境的進一步好轉,在校學生犯罪人數同比下降了65%。
該院以“零容忍”的態度嚴厲打擊各類侵害未成年人權益的違法犯罪,對強奸、猥褻未成年人、故意傷害等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堅決依法嚴懲。與公安、法院建立性侵未成年人案件辦理協作機制,對提前介入、証據的收集與固定、心理疏導等達成共識,建立了未成年被害人一站式詢問救助中心,避免重復詢問帶來的“二次傷害”,同時注重被害人心理輔導和隱私保護,努力幫助未成年被害人恢復正常生活。自“一號檢察建議”發出以來,該院共為22名被害人開展心理疏導,為56人提供法律援助,還為因案致貧的被害人發放司法救助金12萬元,協調幫助3名被害人轉學就讀,為5名困難家庭的被害人聯系解決就業問題。2020年瓮安發生在校園的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同比下降了24%。(黔南日報 易延慶 肖立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