瓮安白水河首期“家庭榮譽牆”亮相

2021年02月23日16:06  來源:人民網-貴州頻道
 

春回大地,萬物復蘇。在瓮安縣永和鎮白水河社區劉家院組,白水河社區脫貧攻堅工作隊隊員走進張遠琴家,一邊觀看剛上牆的家庭榮譽牆,一邊親切交談。

縣委宣傳部副部長、縣文聯黨組書記、主席、白水河社區脫貧攻堅工作隊隊長楊俊鬆到張遠琴戶了解家庭榮譽牆制作情況。

張遠琴說:“工作隊想得周到 ,我們自家都不好意思了。以后面對榮譽牆還應該加油干,讓牆上挂更多的榮譽。”

白水河社區共有1145戶家庭,其中農戶有800多戶,10個村民組,3個居民組。自2018年10月脫貧攻堅出列以來,白水河脫貧攻堅工作隊和社區“兩委”,一手抓脫貧攻堅后續鞏固提升,一手抓志智雙扶,著力在文化示范上下功夫,推進農村精神文明建設。

社區五好組劉榮學戶榮獲“光榮之家”榮譽稱號。

近年來,工作隊和社區“兩委”積極探索農民思想工作的新路子,教育引導農民知黨恩、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圍繞“建好后花園,共圓社區夢”的目標,一心一意謀發展,聚精會神搞建設。經過前期反復走訪調研、多次召開座談會,最終從1145戶農戶中精挑細選23戶制作首期“家庭榮譽牆”。23戶農戶家中,每戶至少有5種以上各類獎牌及証書,其中高規格的有貴州省人民政府、中共黔南州委頒發的証書。

將榮譽寫在臉上,把責任扛在肩頭。在白水河社區,工作隊和社區“兩委”先后開展了“通情達理戶”“黨員先鋒示范戶”“清潔示范戶”“富民興社示范戶”“生產發展先進個人”等評先選優活動,極大鼓舞了群眾干事創業、勤勞致富的信心。白水河社區開展鄉村環境衛生整治的經驗做法,作為政協瓮安縣十一屆五次會議聯組專題發言材料之一,引起了熱議,成為社區和社區人民的榮譽。

工作員到社區劉家院組劉志杰戶收集榮譽証書。

社區黨員干部、退伍軍人、鄉賢寨老、種養殖能手、退休教師、文藝愛好者在內的所有農戶,不乏干事創業者、精神引領者、獻計出力者,各自發揮所長,為社區建設貢獻力量,工作隊和社區“兩委”多次頒發榮譽,予以表彰。榮譽滿牆,凝結著農戶的心血和汗水,是勤勞和智慧的結晶,而家庭榮譽牆,是工作隊和社區“兩委”新春佳節送給群眾的特殊禮物。

縣委宣傳部副部長、縣文聯黨組書記、主席、白水河社區脫貧攻堅工作隊隊長楊俊鬆說:“榮譽是苦出來的,干出來的,評出來的。榮譽上牆,作為家庭的傳家寶,用以世代傳承﹔作為左鄰右舍的參照物,鼓勵比學趕超﹔作為社區發展的閃光點,植根家鄉土壤,涵養鄉風文明。家庭榮譽牆,是個人的成就感、家庭的自豪感、群眾的幸福感、社區的榮譽感,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牽引力、同步小康的源動力、鄉村振興的爆發力、富民興社的聚合力,也是傳承家風家訓的指南針、教育子孫的風向標、家庭發展的線路圖、家庭目標的制高點、戰斗精神的催化劑。”

“家庭榮譽牆,是一種別開生面的非同一般的鼓勵,它更多的是傳遞了正能量,彰顯了精氣神。任誰都很在乎這份榮譽。我們將視榮譽為生命,努力起到帶頭示范作用,為白水河社區發展增光添彩。”白水河社區文聯副主席、社區書法美術家協會主席、悅來小學退休教師張登星說。

工作隊向田香組湯文芳戶送春聯。

劉明發是白水河社區劉家院組建檔立卡戶,是社區響當當的“劉鐵人”,此前賣過菜、趕過馬車,現在瓮安煤礦務工,下班回家又要忙著養牛、養豬、烤酒,幾無閑暇,整天忙得不亦樂乎。他被縣委、縣政府授予“脫貧攻堅先進個人”稱號,還被評為“產業發展示范戶”。當工作隊將他的獎牌和榮譽証書“亮相”大庭廣眾之下,他不好意思地說:“思路決定出路,我得向更優秀的人學習,自己努力了,才有希望,使自己更加名副其實。有國才有家,自己要努力,誠信為本,絕不能給國家添麻煩,所有人努力了,國家才有希望。”

“家庭榮譽牆”在白水河社區破土而出,為老百姓爭先創優鼓勁提神。“春風化雨,潤物無聲”,“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文明之花將在白水河處處開放。(文/圖 楊勛海 方勇)

(責編:吳鋒、陳康清)

移動端新媒體

  • 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
  • 貴州頻道手機版貴州頻道手機版
  • 貴州頻道新浪微博貴州頻道新浪微博
  • 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