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村裡有了民生監督員,確實不一樣了,以前村裡集體資金該公布的不公布,現在都會定期公布在公開欄上,村級資金花在哪兒我們也清楚,放心多了。”近日,談起村裡的變化,關嶺自治縣關索街道月亮灣村一名入股合作社的村民深有感慨。
去年以來,為推動扶貧民生監督向縱深拓展,形成上下聯動、覆蓋面廣的“基層監督網”,關嶺自治縣紀委監委面向全縣13個鄉鎮(街道)紀委(紀工委)公開選聘了76名村級民生監督員,進一步強化對村(社區)兩委班子成員和民生資金、民生項目的監督。
“上級監督遠,人手不足、力量薄弱一直是一線監督的難題。”關嶺自治縣紀委監委負責人介紹,在村一級增設民生監督員,是強化基層監督力量、提升發現問題能力的重要舉措。
過硬的本領是開展監督工作的有力保証,為提升民生監督員發現問題能力,各鄉鎮(街道)紀委(紀工委)通過組織業務培訓、組織扶貧民生政策學習、制發監督提示等方式,為民生監督員精准履職畫出“跑道”、指明方向。同時,明確要求各民生監督員每月結束時,及時梳理上報發現問題台賬及走訪農戶情況,確保監督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
在具體工作中,民生監督員主要通過入戶走訪核查、列席會議等方式,聚焦“四個不摘”“六穩”“六保”等重點工作,積極配合參與鄉鎮(街道)紀委(紀工委)專項監察、脫貧攻堅檢查、上級反饋問題整改情況等的監督檢查工作。對村級村務公開、脫貧攻堅項目建設、疫情防控、物資發放、資金管理等進行監督,有效推動扶貧政策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此外,為破解農村熟人社會“監督難”問題,各鄉鎮探索了協作聯動交叉互查機制,將各村民生監督員整合為3-4個小組,打破地域限制,創新開展交叉監督檢查,有效提升了監督質效。
選聘村級民生監督員以來,全縣各鄉鎮(街道)村級民生監督員充分發揮監督“前哨”作用,發現問題392條,立案審查調查16件16人,切實以有力監督保障了脫貧攻堅決戰決勝。(安順市紀委監委)
來源:貴州省紀委監委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