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黔南日報消息:近年來,瓮安縣玉山鎮中火村黨總支部通過“三抓三強三提升”不斷強化基層組織建設,做優做實產業,切實提升人民群眾幸福感和滿意度。
抓組織強隊伍,提升黨組織領導力。中火村黨總支部嚴格落實支部標准化規范化建設“五個基本”工作要求,規范設置黨的組織,嚴格開展黨的組織生活,不斷提升黨組織在農村工作中的領導作用。強化組織建設,村黨總支部下設中火、角旁、產業三個支部,以就近就便原則,按照自然村寨為單位,劃分6個黨小組,10個村民理事會,明確了黨小組組長,每月至少組織召開1次黨小組會議,各黨小組負責聯系所負責區域的村民理事會,指導幫助村民理事會做好村民自治工作﹔不斷健全完善黨組織領導下的村民委員會、村務監督委員會、工會、共青團、婦聯、股份經濟合作社、各類種養殖專業合作社等組織。強化隊伍建設,嚴格落實“1+3+1+1”工作目標,率先實行支書、主任、股份經濟合作社理事長“一肩挑”,儲備了3名年輕骨干后備干部,發展3名預備黨員和2名發展對象,培塑了3名優秀駐村網格員﹔實行流動黨員“雙向管理,雙線教育”機制,村黨總支部按照“一網一函一台賬,流入流出同管理,線上線下共教育”的教育管理方法,對流動黨員實行雙向管理,雙線教育,通過建立一個網絡微信群、開一封流動黨員介紹函、建立一本流動黨員管理台賬等舉措,確保流動黨員學習不斷檔,思想不鬆懈。強化工作保障,2020年,中火村對班子分工進行了優化調整,明確了班子成員職能職責,村黨總支部確定了黨建工作支部書記直接責任制,黨支部副書記具體負責制,由黨總支部副書記專職負責黨建工作,明確了流動黨員聯系管理負責人,建立了黨員聯系服務群眾台賬,充分發揮了黨員先鋒模范作用,進一步強化了基層組織戰斗堡壘作用。
抓產業強發展,提升黨組織凝聚力。中火村按照瓮安縣委“一主五特”產業發展布局,及時組建村黨組織領導下的玉山鎮中火村股份經濟合作社,依托“三支部”深入推進農村產業革命。抓好制度建設,規范建立了“三資”管理等制度,建立章程,細化監督管理、收益分紅、村干部獎勵等機制,實行村“兩委”班子成員和村股份經濟合作社管理人員雙向進入、交叉任職,每個組集體選舉了1名股東代表,聘請了職業經紀人,界定成員身份821戶3080人,實現村集體“三資”100%折股量化,農民群眾100%持股,群眾知曉率達100%。抓好產業發展,結合中火村實際情況,完成330畝銀杏種植工作,發動群眾種植烤煙400畝,太子參400畝,白芨等產業100余畝,辣椒337畝。通過“公司+合作社+農戶”的模式種植頭花蓼,推行訂單農業,保障頭花蓼的銷路,積極發動群眾,免費為群眾培育頭花蓼苗200畝,2020年在全村共種植2000余畝。抓好群眾服務,2020年,村集體通過發展產業解決就業6000余人次,發放工資達60萬余元﹔將中火村角旁組建檔立卡戶何澤兵及妻子聘請為合作社蔬菜大棚基地管理員,提供穩定崗位,對36戶困難群眾進行分紅,每戶1000至3000元不等,切實激發群眾內生動力,帶動群眾增收致富,防范化解返貧風險。
抓示范強引領,提升黨組織號召力。中火村按照縣委農村基層組織建設“村組提質、整鄉推進、整縣提升”示范創建工作要求,壓緊壓實黨組織書記直接責任,積極培育示范,以點帶面推進各項任務落實。“星級”支部帶頭做示范,按照縣委標准化規范化星級黨支部建設工作要求,從基本組織設置規范化、基本隊伍建設規范化、基本制度執行規范化、基本任務落實規范化、基本保障配套規范化等方面著手,將中火黨支部、角旁黨支部申報創建為“五星級”黨支部,帶動其它黨支部晉級升星。黨組織書記帶頭做服務,村黨組織書記率先垂范,做好政策宣傳、組織協調、上門服務等工作,村“兩委”成員對全村農戶實行分片包保,不定時走訪,實現了全村農戶走訪全覆蓋,全年共走訪群眾2000余次,解決群眾實際困難100余次,協調矛盾糾紛50起,切實做到問溫暖、解民憂。示范戶帶頭做先進,積極開展“喜看家鄉巨變·脫貧不忘黨恩”志智雙扶活動,評選出了黨員先鋒、孝老愛親、助人為樂、遵紀守法、清潔庭院、自主自強、產業發展等各類示范戶20戶,選樹了一批先進典型,營造學先進、爭先進、做先進的良好氛圍,推動大事不出村、小事不出組、矛盾糾紛不上交在中火村落地落實。(黔南日報 王慶權 周項 猶昌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