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層]桐梓木艾村:鄉村振興示范建設有序推進

2021年02月08日10:40  來源:人民網-貴州頻道
 
花菜基地
花菜基地

臨近春節,大家都忙著備年貨。快過新年了,桐梓縣風水鎮木艾村的村民們可一點沒閑著,收完葛根又忙著打理即將採收的花菜,看著一朵朵藏在綠葉叢中雪白可愛的花菜,村民臉上露出滿意的笑容。

木艾村曾是省級二類貧困村,村民們種植的都是傳統的玉米,全村744戶2738人,其中貧困人口就有110戶375人。

脫貧攻堅以來,風水鎮木艾村村支兩委狠抓基礎設施建設、人居環境改造,大力開展產業結構調整,發動村民種植葛根、紅粱、花椒、蔬菜等特色產業和肉牛養殖,增加村民收入。

風水鎮木艾村五組的林友玉,一直在外幫人做鋁合金門窗,了解到村裡大力發展特色種植,2019年8月回到村裡,流轉土地80畝,春種辣椒秋種花菜,2020年賺了30余萬元,如今種植的花菜又陸續開始採收。

“我們的花菜以3元/斤銷往貴陽扎佐批發市場,供不應求。這一季花菜估計也可以賺個30萬元。”林友玉高興地說。

林友玉回鄉種植蔬菜,不僅自己致了富,還解決了10多個村民就近務工的問題。

木艾村的劉池書老兩口勤勞肯干,摘辣椒、種花菜……隻要是地裡的活兒,林友玉都要找他們幫忙,2020年下半年,老兩口就掙了8000多元。

通過近幾年各項扶貧政策的落實,幫扶干部和全村黨員干部群眾的共同努力。如今,木艾村公路實現組組通,連戶路實現戶戶硬化,醫療教育等政策全覆蓋,農村危房全部改造完畢,全村住房安全得到保障。產業方面發展紅粱800畝,葛根320畝,花椒460畝,辣椒150畝,肉牛養殖戶均1.5頭以上。村裡還建起41個大棚,成為全鎮的辣椒、葛根育苗基地,2020年,該村人均年收入達到10600元。

木艾村的劉榮江和李 友芹夫婦,因大兒子患病到處醫治花了不少錢,2014年被識別為貧困戶。孩子病情稍有好轉后,劉榮江就外出務工了。妻子在家邊照顧孩子,邊在村干部的帶領下種葛根和紅粱,很快就脫貧了。如今,一年收入四五萬,蓋起了一樓一底的新房。養了兩頭大肥豬,賣一頭、殺一頭,日子一天比一天好。

木艾村的謝代容,2013年老伴患腦血栓、腦梗塞,兒子兒媳在外打工的收入都不夠支付醫療費,日子過得非常苦,2014年他家被識別為貧困戶。2018年,老伴因醫治無效離世,謝代容在村干部的幫助下買了一頭能繁母牛養殖,又將家裡的地種了高粱,一個人在家就能掙1萬余元,加上兒子兒媳在外務工,一年的收入有七八萬元。2019年,謝代容家脫貧,日子越過越好。今年,兒子兒媳早早就回到家,准備了幾十斤香腸臘肉,一家人高高興興、快快樂樂過新年。

“目前,我們村的產業發展初見成效,村民的生活質量逐年提高,下一步,我們將加大產業發展力度,加強鄉村治理和鄉村文明建設,讓我們村越來越美麗,老百姓的生活越來越幸福。”桐梓縣風水鎮木艾村黨支部書記王勇對未來的發展充滿了信心。(文/圖 彭光杰 穆丹靜)

聊家常
聊家常
村民正在花菜基地務工
村民正在花菜基地務工
(責編:郜林筱、陳康清)

移動端新媒體

  • 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
  • 貴州頻道手機版貴州頻道手機版
  • 貴州頻道新浪微博貴州頻道新浪微博
  • 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