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文縣涼井村:

告別“望天水” 吃上“放心水”

2021年02月01日09:07  來源:貴陽日報
 

“現在家門口就有水龍頭,用水方便多了,庄稼也好種了!”1月27日,修文縣六桶鎮涼井村村民湯明才擰開水龍頭,邊接水邊說,“不容易啊,以前,大家吃的都是‘望天水’。”

長期困擾涼井村村民們的用水難問題,源於該村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質情況。涼井村海拔800米至1000米左右,境內多為喀斯特地貌,地表水難以保存,歷來水源稀缺。“雖然涼井村旁邊就有六廣河,是烏江上游,但中間隔了個懸崖,所以這麼多年來,村民們守著大河沒水吃。”六桶鎮水利站負責人魏少校說。

受困於自然條件,涼井村村民們隻好通過修建小水池蓄水來解決飲水問題,但一遇干旱季節,就會出現水源短缺現象,生產生活都極其不便。“以前困難得很,吃水要到三公裡以外的地方去挑。那時候用水比較節約,用過的水都舍不得倒掉,會留著在其他地方重復用。”村民阮明剛說。

2020年3月22日,修文縣六桶鎮涼井片區分散式供水鞏固提升工程動工。工程總投資1348.58萬元,除了涼井村,還覆蓋復興村等周邊村。

這是一個“懸崖上的工程”。“涼井村和六廣河中間這個懸崖,被村民們叫做‘手扒岩’,垂直高度有90米左右。”魏少校說,由於地勢險峻,該工程作業難度很大。

據施工方有關負責人介紹,該工程需要將管道從河裡鋪設到懸崖上,從河中引水。施工方先通過水路,用船將水泥、鋼管等材料運輸到懸崖下,用來修建一級泵房﹔然后借助吊車,把數根5米長的無縫鋼管送到懸崖壁上進行焊接。

最終,河水通過河底的一級泵房,抽水至修建於懸崖上的二級泵房,在此經過過濾、殺菌、消毒等程序后,又將水抽送至建在涼井村最高處的高位水池,最后再把水送進各家各戶。

“施工困難重重,但最終克服不利條件順利通水,保障了村民生產生活用水穩定。”魏少校介紹,該工程2020年5月27日正式通水,日供水能力達752.8立方米,解決了7352人的飲水安全問題。

“水資源對發展產業影響比較大,過去,用水難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涼井村的經濟發展。通水以后,村集體建起了養雞場,村民自主發展了養殖產業,發展種植也有了盼頭。”六桶鎮副鎮長劉暢說。

據修文縣水政監察大隊大隊長裴俊杰介紹,修文縣現有集中式供水工程332處,有效保障了農村居民飲水安全,下一步將通過實施城鄉一體化供水工程,進一步提升農村飲水質量,推動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推進農村飲水工作高質量發展。

涼井村村民告別“望天水”,吃上“放心水”,是貴陽全力補齊農村飲水安全短板的一個縮影。2020年,貴陽市建成分散供水鞏固提升工程147處,完成投資2.05億元,解決農村12.49萬人飲水安全問題,全市農村群眾“飲水不愁”問題總體得到解決。(貴陽日報融媒體實習記者 宋子月)

(責編:陳晶晶、陳康清)

移動端新媒體

  • 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
  • 貴州頻道手機版貴州頻道手機版
  • 貴州頻道新浪微博貴州頻道新浪微博
  • 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