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順關嶺:用“活教材”敲警鐘 做實同級同類警示教育

2021年01月29日09:42  
 

“被告的崗位職責和我差不多,廉政風險點也類似,旁聽庭審使我深受教育,觸動很大。”2020年11月9日,關嶺自治縣嶺弘公司董事長石永勇接到一項“特殊任務”,前往縣法院旁聽庭審原城投公司總經理黃某某涉嫌受賄一案。

和他一樣,接受這項“任務”的,還有250名黨員干部,其中30名國有企業班子成員在法院主會場“現場聽審”,其他縣直部門“關鍵少數”在分會場集中觀看“庭審直播”,共同接受“沉浸式”警示教育。

將庭審現場變為一堂生動的警示教育課堂,是關嶺自治縣紀委監委做實同級同類警示教育的一項有力舉措。2020年,像這樣的同級同類警示教育大會,關嶺自治縣紀委監委組織召開了6場次。

從教育系統到扶貧領域,從國有企業到聚焦“一把手”任性用權。為實現警示教育“懲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效果最大化,縣紀委監委全面梳理各系統、各領域典型案例,堅持“層級接近、行業相同、崗位相似”原則,為各級黨員干部定制不同組合的“教育套餐”,實現同級同類警示教育“按需定制”。

“分層分類開展警示教育,能避免‘一個方子抓藥’,因人施教、分類施教,提升警示教育針對性。”關嶺自治縣紀委監委負責人介紹。

在分級分類基礎上,縣紀委監委積極探索警示教育有效途徑,通過採取召開警示教育大會、“一案一整改”專題教育、拍攝警示教育專題片、分類分批通報典型案例、參加旁聽法院庭審“五位一體”方式,打好警示教育“組合拳”,增強警示教育影響力、滲透力,讓更多的干部受警醒、明底線、知敬畏。

運用“活教材”敲警鐘,目的是深化以案為鑒、以案促改。2020年7月,針對查辦案件中發現縣第二中學學校資金管理、教師管理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后,縣紀委監委及時組織教科局、110余所中小學幼兒園校長開展警示教育,要求全縣教育系統舉一反三、同步整改,推動實現懲治結合、標本兼治。

2020年以來,全縣運用警示教育專題片開展警示教育7次,參加法院旁聽庭審3次,通過下發文件、會議通報、門戶網站等方式通報曝光典型案例50余起,接受教育人次達1400余人。

“我們將堅持靶向思維,不斷提高警示教育精准度、實效性,促使受教育對象產生情感共鳴,推動實現由‘入耳’到‘入腦入心’的轉變。”關嶺自治縣紀委監委主要負責人表示。(安順市紀委監委)

來源:貴州省紀委監委網站

(責編:陳晶晶、陳康清)

移動端新媒體

  • 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
  • 貴州頻道手機版貴州頻道手機版
  • 貴州頻道新浪微博貴州頻道新浪微博
  • 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