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瓮安縣人民政府網消息:中共瓮安縣委十二屆十次全會提出,“十四五”時期,瓮安縣大力實施現代農業生態雙增行動,構建高質量發展鄉村建設體系。瓮安縣將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縣工作的重中之重,打好生態牌,做足增收點,加快推動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六個轉變”,全面提升農業現代化水平,確保農業持續增效、農民持續增收。
“十四五”時期,瓮安縣將推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方面。嚴格落實“四個不摘”,繼續加強動態監測,建立農村低收入人口幫扶機制,健全農村社會保障和社會救助制度,確保不返貧和不發生新的貧困。優化現行幫扶政策,將幫扶模式從以幫為主轉變為以扶為主、以幫為輔,將產業扶持、技能培訓等作為重點,突出解決好配套保障問題。加快推進易地扶貧搬遷后續扶持“五個體系”建設,全力做好“后半篇文章”,確保搬遷群眾穩得住、有就業、逐步能致富。持續深化東西部協作和對口幫扶工作,深入開展“千企幫千村”行動,積極引導動員社會各界參與幫扶,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 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大力發展“一主五特”產業,以基地化建設現代農業產業園區為載體,加快發展藥用銀杏主導產業,高標准建成10萬畝藥用銀杏基地,帶動全縣種植面積40萬畝以上。建成歐標茶園 15 萬畝,發展以鮮椒種植加工為特色的蔬菜產業, 大力發展以生豬、蛋雞為主的生態養殖業。將瓮安歐標茶培育成全國知名區域品牌,把瓮安建成全國有影響力的中藥材單品種植縣、建設成國家級高質量烤煙示范縣、建成年出欄 100 萬頭生豬和存欄100萬羽生態蛋雞的養殖-屠宰-加工全產業鏈特色養殖大縣。
基地化推動現代農業產業園區建設,以糧食生產功能區、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及特色農產品主產區建設為重點,著力打造現代農業產業基地。抓好產業路、機耕道、灌溉溝渠等基礎設施建設,建立健全農產品分揀包裝、冷藏保鮮、初加工等配套設施,提升農業全產業鏈水平。全面推行“龍頭企業+基地+合作社+農戶” 組織方式,推動“村社合一”實體化發展。積極推廣“農業+電商+物流”“互聯網+商 貿物流業”等模式,打造縣、鄉、村三級穩定、高效、專業的農產品物流配送服務體系,線上線下共推“黔貨出山”。
加快生態宜居美麗鄉村建設,堅持分類指導,統籌縣域城鎮和村寨規劃建設,深入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實現所有行政村垃圾處理率90%以上,實施農村生態清潔小流域建設,確保農村飲用水質達標率100%、農村河流斷面水質達標率 98%以上。大力推進鄉村振興“十百千”示范工程,建設一批“四園四美”美麗鄉村。 (瓮安縣人民政府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