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老舊小區煥發新活力

——龔家寨街道全力推進“三感社區”建設一瞥

2021年01月25日09:06  來源:貴陽日報
分享到:
 

走進白雲區龔家寨街道悅欣苑小區,隻見一棟棟修整一新的居民樓、一個個靚麗整潔的小花園、一道道充滿人文氣息的文化主題牆,整個院落呈現出煥然一新的景象……

龔家寨街道屬老舊工礦區,老舊樓棟多、基礎設施薄弱,近年來,龔家寨街道把“解民憂、解民困、解民需”作為工作出發點,著力實施安居惠民、交通便民、文明社區等工程,通過院落改造、居民自治、樹立典型的“和·悅”院落管理模式等,全面推進老舊小區治理水平現代化,打造“三感社區”,不斷提升轄區居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老舊小區院落煥新顏

“通過院落的改造,小區環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特別是院落裡頭這個鋁廠記憶文化牆,把我們這些‘老鋁友’又重新聯系在一起,每天在這裡鍛煉、散步,心裡很高興。”家住劉庄街居委會和煦苑33棟4單元的鋁廠退休老黨員周光畢說。

龔家寨街道轄區內的大部分房屋始建於上世紀60、70年代,是典型的老舊工礦區,基礎配套落后、設施老化失修,且沒有物業管理。近年來,龔家寨街道以老舊小區改造項目、“三感社區”建設等為契機,共投入資金1800余萬元,對轄區50余個樓群院落進行提升改造,打造封閉院落和美院落、和合院落、幸福大院、和諧大院、悅福大院、悅欣苑等“和·悅”院落36個,惠及轄區群眾達1萬余人。

如今,老舊小區煥然一新,道路硬化了、排水系統改善了、雨污分流,還增設了照明設施、停車位,安裝了防護欄、攝像頭,有了綠化花園、宣傳欄文化牆、健身器材,小區居民的生活質量得到了提高,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進一步提升。

構建共治共享新局面

“現在的和美六院,大門換上了新鎖、刷了新漆,小區裡也挂滿了小紅燈籠和彩帶,一排排車輛停放有序。每逢過年過節我們都會組織開展院落特色長桌宴、茶話會、猜燈謎等活動,讓老年人共聚一堂,看著大家其樂融融,我們的管理也就到位了。”龔家寨和美六院業委會主任伍興洪說。

近年來,龔家寨街道以“項目為群眾而建,建成后群眾受益”為服務理念,改善和提升了老舊小區的環境面貌。同時,形成了“有事好商量、有事人人參與、有事人人管理”的良好局面。針對老舊小區無物業管理的情況,龔家寨街道在轄區36個封閉院落建立了居民自管委員會,通過居民自己選舉代表對小區院落進行管理,通過開展自治,讓居民愛院落、建院落、管院落,形成了居民自我服務、自我管理的格局。同時,還增設“居民議事亭”,通過“民事、民議、民辦”,實現“人和、事和、心和”幸福提升。

龔家寨街道還以“吹哨聚力,和悅龔辦”為目標,聯合轄區31家機關企事業單位、兩新組織為成員的共治委員會,推動院落共建、活動共聯、資源共享、事務共管,實現了社會治理齊抓共管的良好局面。截至目前,已開展聯合執法、送診上門、便民服務、文體活動等54次,解決安全生產、就業幫扶、民生保障等問題75個。

弘揚睦鄰和諧文化

家住龔家寨街道和美三院的鄧開平,是大伙眼中的熱心人。有一次,一位70多歲的老太太下樓時不慎把腳扭傷,正好被鄧開平遇見了,他立即將老人背回五樓家中。鄧開平助人為樂的行為,讓小區的居民深受感染,也進一步增進了鄰居之間的情誼。

鄰裡心連心,和諧大家庭。如今,越來越多的小區居民都加入到互幫互助志願服務中。家住金北居委會的65歲居民邵新國是小區居民公認的“環境美顏”師,他退休后發揮自己的長處,一直義務為社區繪制黑板報﹔69歲的龔家寨轄區居民毛羽義也是個熱心腸,成立了毛師傅余暉工作室,常常義務幫助群眾調解家庭矛盾、鄰裡不和等問題,為構筑和諧社會、創建文明社區、營造平安環境貢獻力量……

近年來,龔家寨街道涌現了一批批先進典型,按照“和合共治一家親”的思路,退休老黨員、熱心居民積極組建了黨群連心服務隊、夕陽紅互助隊等多支志願服務隊伍,各自發揮所長為社區發展出力,營造出“鄰裡事,大家事,小院落,大平安”的和諧氛圍。

(姜恆 余萬菊 貴陽日報融媒體記者 梁婧)

(責編:吳鋒、陳康清)

移動端新媒體

  • 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
  • 貴州頻道手機版貴州頻道手機版
  • 貴州頻道新浪微博貴州頻道新浪微博
  • 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