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南香壩鎮:做好山水文章 同步邁入小康

2021年01月21日15:27  來源:人民網-貴州頻道
 

時代變了,群眾生活好起來了,近年來,香壩鎮緊緊圍繞脫貧攻堅工作,認真研究,精心部署,制定措施,狠抓落實,結合產業發展“八要素”和“五步工作法”,讓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讓可持續發展變成了實際。

香壩鎮位於思南縣西北方向,多為喀斯特地形,山多水資源豐富,全鎮流域有三條河流,最有特色的是烏江河和牧羊山,它們的存在,讓香壩鎮處處有生機,遍地有產業。

《山水相依》 翁輝遠 攝

筆者來到牧羊山下,群眾依偎在大山懷裡,他們結合大自然的饋贈,因地制宜,開拓創新,生活得到明顯改善。據了解,之前的牧羊山,人們常常會以“山咔咔”稱呼它,交通不便,土地貧瘠還不成片,娶個媳婦都困難。人民全靠務農維持生計,經濟效益低,生活質量低,給生活帶來巨大的挑戰。

脫貧攻堅工作推進以來,鎮人民政府結合國家政策,利用牧羊山獨特的自然條件,緊扣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可持續發展道路,鼓勵和支持村級大力發展綠色生態產業,快速推動當地經濟發展。根據多地考察和研判,決定以牧羊山為中心,向周邊覆蓋發展產業,主要以茶葉、花椒為主導產業,以生豬代養、烤煙等為短期產業,各村均建成一長一短的產業發展格局,鞏固經濟持續發展。

《香草壩茶園》 廖江生 攝

“以前我們村什麼產業都沒有,群眾就是在家裡做點農活,但是后面通過脫貧攻堅工作的帶動,我們村積極與廣東省‘綠普森’生態茶業發展有限公司合作,簽訂土地流轉協議130余戶,完成‘黃金葉’生態茶園建設近300畝,農戶積極配合到茶葉基地務工,人均工資80元/天,解決勞動就業崗位200余個。持續發展生豬代養項目,年出欄1000余頭/年,村集體經濟收入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目前我村集體經濟累計超17.4萬元。”金星村黨支部書記介紹道。

來到烏江,兩岸青山綠水,河面寬闊清淨,白鷺橫飛,景色迷人。沿著烏江一線,很多農戶屬於移民搬遷,搬遷后群眾在烏江中建設網箱,發展養魚,后來根據國家政策要求,所有的漁民均要上岸,不能在河流中發展養殖項目。為了能夠讓漁民上岸后生活得到保障,香壩鎮積極謀劃,主動對接上級部門,結合烏江兩岸的地理優勢和自然條件,決定建成烏江精品水果園區,重點發展蜂糖李、脆紅李和紅心柚等產業,一是解決群眾就業問題,二是解決群眾收入問題,三是改善生態環境。在多年的努力下,河流中再已看不到一個網箱,河面干淨,河水清澈,烏江沿岸種植李子1200余畝,紅心蜜柚300余畝等,有效的實現產業調整,為下一步的鄉村振興奠定堅實的基礎。

鳥瞰香壩。伍衛東 攝

面朝朝陽去,腳踏夕陽歸,這是香壩鎮人民的生活寫照。多年來,香壩鎮積極響應黨中央號召,因勢利導,做好山水文章,守住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讓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眾志成城,開拓創新,勤奮努力,闖出了一條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之路,帶領群眾踏上小康之路。(李爽)

(責編:顧蘭雲、陳康清)

移動端新媒體

  • 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
  • 貴州頻道手機版貴州頻道手機版
  • 貴州頻道新浪微博貴州頻道新浪微博
  • 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