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赫章縣政府網消息:2020年以來,赫章縣牢固樹立“民政為民、民政愛民”工作理念,聚焦脫貧攻堅、聚焦特殊群體、聚焦群眾關切,採取“五個精准”措施,織密扎牢民生保障“安全網”,助力按時打贏脫貧攻堅戰。
一是精准提高標准,做到應保盡保。深化農村低保專項治理,關注未脫貧戶、監測戶、邊緣戶及返貧戶,將符合條件的貧困人口全部納入農村低保范圍。落實農村低保標准提高到4308元/人/年,比去年增加228元﹔城市低保提高到7500元/人/年,比去年增加1200元。對低保家庭中的老年人、在校生、重殘、重病,按每人每年不低於當地低保標准的30%增發低保金;實行低保對象動態管理、按月調整,按月及時足額發放低保金,確保應保盡保、分類施保,堅決兜住脫貧攻堅之底。
二是精准落實特困人員供養政策,做到應養盡養。高度重視特困供養人員的照料服務工作,增強困難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一是大力排查轄區內特殊群體,及時將符合條件的特困人員按程序及時納入供養范圍。將特困供養人員標准提高到812.5元/人/月,按月足額發放供養金,並按照全自理(1570元/人/月)、半護理(942元/人/月)、全護理(314元/人/月)三檔及時發放照料護理費。二是強化服務意識和責任﹔讓農村分散供養的對象住進一個舒適、美好的環境,充分尊重分散供養特困人員本人意見的基礎上,動員特困人員入住敬老院,在農村敬老院提供日常看護、生活照料等服務。對分散的對象,指導分散供養特困人員、照料服務人簽訂三方委托照料服務協議,明確各方權利義務和相關職責。對特困人員需要就診或住院的,通過購買服務的方式進行全方位照料、護理。三是提高集中供養服務能力和水平。督促改善敬老院環境設施、設備,開展敬老院事業單位法人登記,提高農村特困人員集中供養能力、床位利用率和供養服務水平。
三是精准落實臨時救助、救急難政策,做到應救盡救。立足兜底線、提時效,確保救助措施有效、資金使用精准,發揮臨時救助在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中的作用。對因災、因病等不可控因素造成家庭困難的對象,採取對象申請和主動發現的方式實施臨時救助,積極防止其返貧,幫助其渡過難關,實現穩定脫貧,織牢、織密兜底保障中的最后一道安全網。
四是精准關愛兒童群體,做到應愛盡愛。做好農村留守兒童、困境兒童、孤兒、事實無人扶養兒童等特殊群體的關愛保護工作。將散居孤兒、困境兒童和事實無人撫養兒童標准補助標准提高到1050元/人/月,確保不因家庭的變故影響了生活和學習,保障其健康成長。目前,已建成並投入使用兒童福利院1家,有專職管理人員30余名,現代化設施、設備,滿足全院60多名兒童日常生活、學習和玩耍的需求。每月農村留守兒童進行督查,確保留守兒童有人監護、有安全保障、有幸福童年。建立健全兒童關愛服務機制,做好服務經費保障,落實關愛保護工作,確保應愛盡愛。
五是精准落實殘疾人補貼,做到應補盡補。逐步提高殘疾人兩項補貼標准,全縣一級殘疾人的補貼標准為70元/人/月,比去年增加20元﹔二級殘疾人補貼標准為50元/人/月,比去年增加20元。落實對低保家庭中的殘疾人分類施保政策,落實兩項補貼政策,做到應補盡補。及時進行實時數據比對和更新,確保精准發放殘疾人兩項補貼。(赫章縣政府辦信息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