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貴州省平均海拔最高的縣,威寧全縣遭受了三輪低溫凝凍天氣影響,城鄉供水管道、水表、閘閥等設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雪凝災害凍壞,給廣大城鄉居民用水安全和供水單位帶來了極大挑戰。
供水公司如何迎戰?抗凝凍、保供水戰況如何?飲水安全是否有保障?筆者深入威寧一探究竟。
聞“凝”即動戰凝凍
“抗凝凍、保供水,對於威寧來說已經常態化了,年年都有。在凝凍來臨前一個月,公司就把搶修需要的常用物資全部備齊備足。”貴州水投水務威寧公司總經理余謀說,為保証極端條件下實現供水工作快速行動、高效有序運轉,確保正常供水,水務威寧公司早在去年12月中旬就研究制定出了冬季供水應急預案。專門成立了應急專班工作組,公司總經理任組長兼指揮長,專班的成員延伸到各班組長。11個組、32人,分別為1個調度指揮組,10個搶修組。據不完全統計,此次凝凍以來,水務威寧公司已更換水表1000余隻,水表玻璃4000余塊,搶修大小管網300余處。水務威寧鄉鎮公司也成立了30個搶修組,目前已出動300余人次開展搶修任務。
由於近期搶修任務重,在節約時間的同時要保証搶修人員的用餐問題,公司直接向搶修人員發放用餐補助,並從水環境公司抽調了人員和車輛參與搶修,保証搶修的及時性。凝凍前,威寧鄉鎮公司還專門採購了管鉗、扳手等搶修工具和備用材料,配發給每個鄉鎮的搶修人員。
公司還篩選出了需要重點關注的區域並進行了專項安排。威寧經濟開發區易地扶貧搬遷的小區是威寧公司供水的最高點,室外溫度比老城區還要低,供水設施凍壞風險相較更高,加上供水上樓的水管是以前建的,難免會出現問題。在這樣的小區,水務威寧公司啟用了臨時加壓泵站,提前設置了應急供水點,盡量滿足小區居民用水。
小小創新大作用
遇到問題不可怕,可怕的是沒有辦法解決。
近日,在威寧經濟開發區易地扶貧搬遷小區接近零下10攝氏度,簡易的活動板搭成的臨時加壓泵房上挂著冰凝。推開房門,一股微微的暖氣迎面而來,眼鏡頓時上了霧,看不清屋內狀況,隻聽得轟轟作響聲。取下眼鏡,跨過門坎走進泵房,這才發現水泵旁立著一個50厘米左右高的“小方墩”,四面的泛著紅光。“這就是為提高溫度加裝的取暖爐。”工作人員指著“小方墩”告訴筆者。有了這台取暖爐,泵房內的溫度提高到了10攝氏度左右,加壓水泵轟轟作響轉得正“歡”,保証了易地扶貧搬遷小區數萬人的用水正常。
思路一變天地寬。在威寧凝凍期間,水泵“烤”上取暖爐還只是創新的一個方面。易地扶貧搬遷的水表井房裡,水表“享受”著浴霸燈帶來的溫暖,以保証正常運轉﹔部分小區樓層供水設施前加裝排水閥,凝凍來臨前排空水管,以防爆管﹔為群眾安裝水管時,特意不拉得筆直,給水管的熱漲冷縮留出余地,降低水管被凍裂的風險﹔安裝水表時,巧妙改變位置,把表后閥變成表前閥,防止水表凍壞后無法及時止水、造成水量損失。
干群聯手齊抗凍
在威寧,每個鄉鎮都建有供水微信群,群裡有當地的村組干部、老百姓和水務公司的工作人員,若群眾發現水表壞了,及時在群裡反映,工作人員看到信息后,首先請老百姓直接關閉表前閥止水,搶修人員再根據具體情況准備器材到現場進行搶修。若遇到大型搶修時,就商請施工單位參與落實。公司還專門設有搶修電話以備群眾多渠道反映供水問題。在縣城,也有相應的物業群,小區裡若出現供水設施被凍壞的情況,也能及時在群裡反映。
凝凍來臨前,公司與當地城管、消防等部門達成了一致意見,建立了良好的聯系機制,若遇到極端天氣,隻要有應急送水的需要時,相關部門便無條件配合。在風險極高的地方,威寧公司為居民准備了蓄水罐,以備不時之需。
“威寧各鄉村群眾家家有水窖。”褚勇說,“威寧的群眾缺水缺怕了,群眾家家戶戶都往水窖裡裝水。”在凝凍來臨之前,公司就進行防凝宣傳提醒,老百姓除了對供水設施進行保護,大多數群眾把自家水窖都裝滿了。雖然近期因雪凝天氣,威寧部分水管、水表凍壞較多,可喜的是,農戶臨時儲備的水窖水發揮了作用,群眾用水並未受到太大影響,飲水安全得到保障。
凝凍的“動令”到來,威寧供水聞“凝”即動,有效保障了飲水、有力保障了民生、切實保障了效益。(圖/文 黃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