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心”開始育新人

——修文實施陽明文化進學校工程助推“良知教育”開花結果

2021年01月18日08:53  來源:貴陽日報
 

中國陽明文化園。

貴陽日報融媒體記者 舒波 楊繼軍 田原/文 周永/圖

“知是心之體,心自然會知。見父母自然知孝,見兄自然知悌,見孺子入井自然知惻隱,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每逢修文中學“小班會”,同學們都會舉行王陽明經典名句誦讀活動。

修文是陽明文化的發源地,被譽為“王學聖地”,縣城隨處可見陽明文化的符號,濃厚的文化氛圍,讓人感受到這裡到處浸潤著陽明文化。

近年來,修文縣積極探索實施陽明文化“九進”工程——進機關、進農村、進企業、進學校、進社區、進部隊、進景區、進家庭、進商鋪,全方位加強陽明文化的滲透和引領,努力實現“知行合一”、“致良知”等陽明精神的當代價值。特別是推動陽明文化進學校,引導學生樹立遠大志向、健全人格,努力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取得明顯效果。

陽明文化潤校園

“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這句名言,激勵著修文學子立志做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走進修文縣各中小學,都能感受到濃濃的陽明文化氛圍。

“立志而聖則聖矣,立志而賢則賢矣”“夫志,氣之帥也,人之命也,木之根也,水之源也”“夫學,莫先於立志”……走進修文一中,刻於牆上的這些名言警句,告訴學生們立志的重要性。

這種文化氛圍,不僅表現在學校的雕像、展示欄、走廊等建筑設計上,更浸潤到了學校的課程建設中。

每天早晨,在久長小學的教室裡都會看到這樣的場景:孩子們手捧講義夾,端身正坐,眼睛平視,齊聲誦讀國學經典。

在修文一中和修文中學,除了每周安排一節正課外,還有晨讀暮省課:每天早自習前15分鐘,高中“良知班”的學生誦讀王陽明經典文段或經典古詩文句段,七年級學生每天學習一篇《論語》﹔每天晚自習結束前15分鐘,學生要對一天的學習生活進行總結和反思,填寫人手一冊的“幸福日志”,每日“打卡”,檢視自己是否做到不說謊、不抱怨、盡己責、讀書明理……

修文中學建立了“知行講堂”,每月開展一次全校道德講堂活動,每周各班開展一次道德活動,班級師生輪流進行故事分享。

修文縣的各中學,多數建立了優秀傳統文化學生社團,通過社團活動的形式學習國學經典。一位社團成員在參加貴陽市政協的咨政協商會時發言,談了她學習的體會:“從開始的不理解、滿心疑問與好奇,到漸漸拋棄原來糟糕的學習習慣,端正自己的學習態度﹔從被良知的力量感染和推動,到慢慢懂得‘吾性自足,不假外求’,一次次遇見更好的自己……”

修文縣教育局組織各項線上線下學習活動,鼓勵家長積極參與,學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經典著作以及《教條示龍場諸生》《拔本塞源論》《教約》等王陽明先生原文。

久長幼兒園、久長實驗小學、修文二中等學校,還邀請教育專家開辦家長講座,以王陽明先生家訓為藍本,引導家長立良知家訓家規。經過學習,家長們的思想道德素質提高了,家校關系更加和諧了。

“家長們由支持幼兒教育小學化,轉為支持發掘幼兒潛質、提高綜合素養。他們積極參加親子活動,80%以上的家庭能做到親子閱讀,良好的家園關系正助推幼兒園朝正確方向和更高目標發展。”在去年召開的貴陽市教育大會上,修文縣久長幼兒園園長田慶菊作為教師代表,發言談到“良知教育”帶來的變化時這樣說。

立志教育閃光芒

“陽明先生說,志於道德者,功名不足累其心。‘良知教育’在我們心中播下了道德的種子,在未來的人生道路上一定會影響著我們,為社會做出貢獻。知識就是力量,良知才是方向!”這是修文一中學生林雅馨在作文裡寫下的一段話。

600年前的修文,明代大思想家王陽明在這裡悟道創學,“良知”則是陽明學說的重中之重,是心學一切理論的核心。

600年后的修文,伴隨著琅琅書聲,“良知教育”在這裡開花結果,讓無數像林雅馨一樣的學生早早開啟了淬煉心靈的旅程……

每天早上5點40分,天還沒亮,修文中學高三學生劉楨秀和同學們就起床了。她們抓緊時間洗漱、去食堂吃早餐,在早上6點半前趕到教室開始早讀。在劉楨秀的印象中,從進校開始,每天的晨讀內容都是和陽明文化相關的。

劉楨秀非常珍惜這難得的讀書時光,她感慨:如果不是得益於國家精准扶貧政策和學校的“立志”教育,她可能已經在打工了。

劉楨秀坦言,她就是“良知教育”的受益者。

高二的一次立志分享會中,劉楨秀被邀請上台分享自己的志向和想法,這次分享讓劉楨秀暗暗定下了目標。在這次分享會上,劉楨秀說到自己的媽媽殘疾,爸爸喪失勞動能力。如果不是因為有國家助學金、扶貧專項助學金等政策的支持,她不可能來讀高中。劉楨秀告訴同學們,她立下的志向是:努力考上大學,今后當一名老師,去到更偏遠的地方支教,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

和略顯內向的劉楨秀完全不同的是,修文中學高三男生李平勇非常活潑開朗。上高中前,李平勇幾乎沒有離開過自己生活的小村庄——盡管村子離修文縣城僅15公裡。直到初中有一次來到縣城中學參加體育測試,看到學校的校舍和標准球場,李平勇才下定決心要到縣裡上高中。

李平勇告訴記者,他對陽明文化最初的認識停留在陽明洞和高中開學時參加過的一次陽明文化節活動。后來,在高中的學習和生活中,他慢慢接觸了更多陽明文化:“通過閱讀王陽明的經典文章,還有學校的良知教育課程,讓我深切感受到陽明文化需要從點滴做起。在班會分享中,我積極分享自己對陽明文化的理解,自省自查自己的不足,結合立志教育學習到的知識,學會自己解決問題。”

李平勇家裡以前很窮,但不管如何,父母都鼓勵他和姐姐好好讀書,改變命運。李平勇現在正朝著自己的目標奔去。

■短評

新文化 新鄉村

舒波

脫貧攻堅是一場決戰,隨著貴州最后的貧困縣出列,這場戰爭已近尾聲。如何鞏固戰果、如何接續好鄉村振興戰略,“偃武修文”是一個必然的選擇。修文是王學聖地,也是心學富礦,修文縣依托本地文化根脈推進陽明文化九進工程,將王陽明先生的精神力量灌注到修文學子的心頭。

在王陽明先生600年前埋下的心學種子滋養下,在當地政府的全力推廣下,我們在修文看到一群群有志也有智,德才並重的少年正在茁壯成長。“扶貧先扶志,扶貧必扶智”,教育扶貧是阻斷貧困代際傳播的重要手段。貴州省最近發布的新聞顯示,全省脫貧攻堅教育保障各項重點工作進展順利,實現了“短板全補齊、問題全清零”。在修文,我們不僅看到城鄉教育的差距正在縮小,還看到地方政府利用本地優勢的傳統文化,在學生素質教育方面實現彎道超車的可能。

禮失求諸野。過去,貴州不僅貧困,也是文化窪地,但或許反而少束縛、多質朴,更易實現文化上的重塑。600年前,王陽明先生龍場悟道,或許正是因為遠離中原腹地,少受文化束縛,在與質朴的貴州山民與貴州山水的碰撞中,依托“龍岡山上一片月,仰見良知千裡光”。倉廩實而知禮儀,擺脫貧困之后,貴州也正在重塑屬於自己的新文化,在貴州的新農村,在移民新村,一些令人耳目一新的民風民俗正在逐漸成形,“四在農家”“文明積分”成為新的文明范式在鄉村得到推廣。黃大發、鄧迎香、余留芬、杜富國……新一代貴州人正在以更自信的面容展現在世人面前。“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正是黨中央這樣的囑托,鞭策著貴州前進的步伐。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我們相信,貴州仍然會走在全國前列,在新時代、在新征程中建設出具有自己特色的新鄉村。

延伸閱讀

“良知教育”開花結果

修文,古名龍場,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建縣,取“偃武修文”之意,命縣名為“修文”。這裡因明代聖賢王陽明先生悟道而得以聞名天下,被世人譽為“心學聖地”。

早在1995年6月,修文便以社團的形式組建了“陽明學研究會”,聚集縣內王學愛好人士開展學術研討。2010年10月,“修文縣陽明文化研究發展中心”成立﹔2015年,該中心“升格”為縣文旅局內設機構,成為人才培育、對內研學、活動組織、對外交流的常設機構,聚集了一批王學專家和40多位王學愛好者從事陽明文化的研究發展工作。

近年來,修文縣利用陽明文化資源,深入推行“良知教育”改革,努力探索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立德樹人新路徑,找到了一條西部欠發達地區“后發趕超”的教育發展新模式。

修文縣以“良知教育”為著力點,為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提供了可推廣的路徑,可喜的是,也看到了改革后的良性變化——

師德水平大提升。立德樹人,教師要先立德。通過“良知教育”學習,教師使命意識增強,奉獻精神凸顯。

教育態度大改觀。通過“良知教育”改革,許多教師一心想到王陽明先生所說的“培根”,不“作花想”,不“作葉想”,不“作枝想”,即隻專注於自己的事業,而不去考慮金錢、名譽、地位、攀比等外在東西。

家庭關系大融洽。通過“良知教育”改革,大部分教師和管理干部,內心平靜而不再浮躁,在家庭中尊重家人,盡職盡責。

管理模式大創新。許多學校創新管理模式,將王陽明先生的《教約》《十家牌法》及“循循善誘,以身作則,德業相勸,過失相規”等教育管理思想切實運用於教學實際。

教育效果大改變。通過“良知教育”改革,學生認識到“聖人之道,吾性自足”有問題就從自己內心找原因,主動學習,主動管理自己,減輕了教師管理負擔。

(責編:顧蘭雲、陳康清)

移動端新媒體

  • 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
  • 貴州頻道手機版貴州頻道手機版
  • 貴州頻道新浪微博貴州頻道新浪微博
  • 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