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楊光超老人(中間靠前)與社區志願者們合影。觀山湖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
在78歲的退休老黨員楊光超看來,收獲2020年“12月貴州好人榜”殊榮,離不開10多年的志願奉獻和堅守初心。
“我雖然退休了,但是並不想閑在家,為大家盡自己的綿薄之力做點事就是我最大的心願。”這是楊光超老人常挂在嘴邊的一句話。
2010年,楊光超自願加入觀山湖區金陽街道志願者隊伍,親自策劃並參與了多項志願者公益活動,將溫暖滲透到群眾生活的每個角落,以實際行動樹立起共產黨員的良好形象,得到廣大群眾的一致好評。
做形影不離的“暖心人”
提及楊光超,金陽街道的小區居民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大家都覺得楊阿姨特別平易近人,居民的大事小事她都很上心,是個熱情愛管事的人。
2016年,在她的提議下,金陽街道龍香園黨支部成立了“黨員志願者小分隊”,楊光超擔任“隊長”。從此,“黨員志願者小分隊”堅持按期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志願者服務活動,到現在已經四年多了。這些年,在轄區公交車站、超市、群眾聚集的休閑廣場以及各個路段,都經常能看到小分隊忙碌服務的身影。
一次,楊光超下班回家,發現路面下水道井蓋有的已經損壞,有的直接“消失”露出大圓坑,楊光超心想這太危險了,就立馬聯系街道辦和小區物業,及時整改處理了這一路面頑疾。“一般人看到這種情況都懶得去管,很少有人像楊大姐這樣設身處地為他人安全著想,她心裡總是裝著大家,是個有愛心的好人!”小區居民李叔叔敬佩地說道。
做風雨無阻的“維護者”
做人講究一個“幫”字,楊光超認為,能夠幫到別人是自己的榮幸,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圍內自願自覺去幫助他人,不考慮回報,將助人為樂變為生活中的一大樂事,很有意義。
“碧海花園”樓盤建成初期,公交48路始發站設在“碧海商業廣場站”。那時車少人多,秩序混亂,成為碧海花園交通的一大隱患。楊光超看在眼裡,急在心裡,於是她便開始每天在“碧海商業廣場站”站點維持乘車秩序。有時候乘客上車心切,會不由自主地往道沿下擠,看到有人走下台階,楊光超就會揮動手中的“緩堵保暢疏導員”旗幟並上前提醒:“為了大家的安全,請站在道沿上候車。”當車輛快要駛進站時,為避免擁擠,她又會招呼乘客按順序排隊、乘車......不管刮風下雨、嚴寒酷暑,楊光超都堅守崗位。
如今,“碧海商業廣場站”乘車秩序已經不同往日。“以前沒人管,大家都不自覺,現在像楊大姐這樣的志願者們每天都來疏導,大家都自覺多了,沒有志願者在也可以按序上下車了。”看到現在井然有序的乘車秩序,居民王阿姨高興地說。
做志願服務的“弘揚者”
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而一群人的力量是無限的。楊光超深知這個道理,她主動擔任碧海黨員群眾講習員,在轄區四處演講,弘揚志願服務精神,傳遞公益力量,號召更多的新鮮力量加入到志願者隊伍中來。2018年4月,她在碧海講習所演講了一篇題為“愛心隻有付諸行動,才能真正成為溫暖人心的力量”的演講,讓諸多年輕人深有感觸。小陳就是在楊光超老人的感染下,加入社區志願者隊伍的一名年輕人,他表示,“我們應該向楊阿姨這樣的老一輩學習,燃燒自己的青春和激情,做一個積極向上、樂於奉獻、有社會責任感的人。”
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作為一名退休老黨員,她始終對自己高標准、嚴要求,並用實際行動踐行著‘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服務精神,獲得2020年12月‘貴州好人榜’這個榮譽她當之無愧,值得我們敬佩和學習。”金陽街道文明實踐所相關負責人如是說。(趙雪)
![]() |
楊光超老人和同伴在轄區清理街道垃圾。觀山湖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
![]() |
楊光超老人向居民朋友們分享自己的志願服務經驗。觀山湖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