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環境持續向好 赤水河成水清岸綠“生態河”

2021年01月13日10:26  來源:多彩貴州網
 

時下正值寒冬,赤水河清澈見底,在竹海間蜿蜒流向長江。

正在大棚裡打理金釵石斛幼苗的赤水市旺隆鎮村民袁圖會一邊忙碌,一邊介紹道:“以前靠傳統農作物,每年收入僅有一萬多元。現在依托良好的生態環境,栽培本地特有的金釵石斛,年收入達到10萬元以上。”

“我們家土地有二十多畝,現在我們種了石斛,種石斛的同時我們需要樹來遮陰,我們把它全部種了樹,一年產生的收入大概在十多萬元。”袁圖會說。

袁圖會家的變化,正是得益於貴州赤水河流域跨省生態補償、聯動執法等一系列機制的落地。

貴州省以赤水河為重點,與雲南、四川協調合作,建立首個長江經濟帶跨省生態補償機制,為破解長江經濟帶生態修復保護與地方發展轉型難題做出了探索。

赤水市與四川省瀘州市合江縣建立了赤水河流域保護聯動執法的長效機制,每個季度都分別對赤水市交界的段面進行聯合監測,重點污染源每年開展一次聯合交叉執法檢查,形成了生態環境資源保護的合力。特別是《貴州赤水河流域保護條例》頒布實施以來,赤水市始終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共建共享”發展戰略,以保護水資源、防治水污染、改善水環境、修復水生態為主要任務,突出重點、強化措施、綜合整治,進一步規范了赤水河流域開發、利用、治理等活動,牢牢守住了生態和發展兩條底線。

近年來,貴州省始終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著力在推動漁民建檔立卡、船網回收處置、漁民轉產轉業等方面精准發力,高質量推進禁捕退捕工作,實現河暢、水清、魚游、岸綠,有效筑牢長江上游生態安全屏障。

貴州省投巨資對赤水河進行生態治理,將赤水河作為全省生態文明體制機制改革試驗田。

在釀酒企業集中的仁懷市,通過推進流域釀造廢水治理,建成釀酒廢水集中污水處理設施19座,污水處理能力達每天5.04萬噸。

茅台集團投資4.3億元進行冷卻水循環利用改造,每年減少用水315萬噸。一些白酒小作坊被兼並重組,進入產業園區規范化發展,實施統一集中治污,並試點實行第三方治理。

赤水河流域是長江流域首條實施全面“十年禁漁”的一級支流。從2017年1月1日零時至2026年12月31日24時,國家農業部在赤水河流域實施全面禁漁10年的措施,全流域、全時段全面禁止一切捕撈行為。全面禁漁以來,赤水河水域生態環境顯著改善,所有監測斷面均達到規定水質類別。

截至目前,赤水河出水斷面水質由Ⅲ類提高到了Ⅱ類,生態環境得到了有效改善。(彭典)

(責編:顧蘭雲、陳康清)

移動端新媒體

  • 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
  • 貴州頻道手機版貴州頻道手機版
  • 貴州頻道新浪微博貴州頻道新浪微博
  • 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