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 馬丹)自2017年省委、省政府作出“黔貨出山、風行天下”的部署以來,畢節市商務局始終堅持以推進農業供給側改革為主線,聚焦產業扶貧,把“產銷對接、農產泉涌”作為第一要務,不斷拓寬群眾增收渠道。
2017年至2018年上半年,畢節市商務局集中精力開展調查研究工作,精准摸清自身家底和重點目標市場情況。結合全市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情況,對全市農產品種植養殖(基地、合作社)規模、主要產品、數量、上市時間、銷售區域、問題短板等情況進行調查,梳理出雞蛋、香蔥、洋芋、辣椒、食用菌、白蘿卜等重點銷售品種,著力從規模化、標准化、品牌化方向培育打造。
畢節市商務局負責人介紹,他們通過大調研最終確定以廣州、長沙、重慶、河口四地為中心的華南、華中、西南以及東南亞為畢節農產品外銷重點市場,針對四大市場特性及畢節市農產品品相不高但品質高的特點,制定了依靠一級批發市場走量,二級批發市場增量,超市、團餐、電商企業等中高端市場渠道增值的營銷思路。
畢節市著力補齊冷鏈物流、集配體系等短板,從2017年起,按照《貴州省冷鏈物流助推脫貧攻堅三年行動計劃方案》,大力實施商務“十百千”工程,逐步優化冷鏈基礎設施布局。近3年來,畢節市冷庫設施增長333%。截至2020年底,全市已建成冷庫230個,庫容54.3萬立方米,農產品銷售半徑從平均不到300公裡延伸至北上廣、粵港澳以及東南亞等地,推動畢節農產品“漂洋過海”。
2020年,威寧自治縣組織1萬多噸威寧綠葉蔬菜、洋芋等農產品銷往越南、緬甸、新加坡等東南亞及迪拜市場﹔推動貴州烏蒙同心集團成功在柬埔寨、迪拜建立畢節農產品海外市場集散中心(貴州綠色農產品海外倉),組織威寧100多噸白蘿卜出口迪拜,貴州金沙貢茶茶葉有限公司通過第三方外貿公司組織160噸貢茶出口吉爾吉斯斯坦。僅2020年,畢節市在境外市場銷售農產品2720噸、銷售額750萬元。
同時,畢節突出市場對接,加大農產品供銷體系建設,深入研究市場需求特點,組織策劃農產品多層次、多品種推介和產銷對接,“菜單式”開拓市場,抓好農產品走進廣州、深圳、上海、重慶等重點目標市場公共機構、農貿市場和大型超市的跟進落實,建立穩定的銷售渠道。自2017年以來,累計組織或參加農產品推介300場次,累計簽訂銷售訂單6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