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七星關:優化營商環境 厚植興業沃土

2021年01月05日14:44  來源:人民網-貴州頻道
 
2020年7月10日,工人在位於七星關經濟開發區的貴州聯尚科技有限公司生產車間進行生產作業。
2020年7月10日,工人在位於七星關經濟開發區的貴州聯尚科技有限公司生產車間進行生產作業。

2020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既是“十三五”的收官之年,也是“十四五”的開局之年。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對全區經濟社會帶來的影響,七星關區嚴格按照把時間搶回來、把損失補回來的工作要求,聚焦企業用工難、原料缺、資金不足等問題短板,切實破難題、強弱項、補短板,多措並舉推進企業復工復產,優化我區營商環境,做到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兩手抓、兩過硬”,堅決打好打贏“兩場戰役”。

做好“加減法” 提升“放管服”改革質量

“我隻來了兩次,第一次是咨詢,第二次是辦理,整個過程加起來半個小時不到,辦理流程簡單、快速,工作人員的服務態度也很好。”在七星關區政務服務中心,趙萍拿著剛申請的營業執照,內心很激動。

剛畢業一年的趙萍由於本科學的是美術專業,便想在城區開一家美術培訓班,開啟自己的創業之路。“因為開辦培訓班必須要辦理企業注冊,是屬於個體工商戶,需要什麼証明也不太明白,咨詢了很多人,都說很麻煩,但是今天來二十多分鐘就搞定了,不用跑來跑去的。”趙萍說。

一窗受理、一站審批、限時辦結。近年來,七星關區政務服務中心通過不斷優化和創新服務能力,提高辦事效率,使政務服務能力得到顯著提升,群眾“零跑腿”事項934項,佔所有業務比例達70%,“最多跑一次”事項1301項,佔比達97.5%﹔不斷探索和推出了減環節、壓流程、減材料等方式,深入推進數據共享與融合,開通了全省通辦、全市通辦、跨省連辦、全區通辦業務,真正實現讓群眾少跑路,讓數據多跑腿,推動業務辦理全流程革命性再造,讓企業辦事更高效便捷。

規范審批權限暢通審批渠道,如何深入開展“減証便民”,七星關區持續做好權力的加減法,“減”就是要簡政放權,“加”就是要提高政府權力為公共服務的水平。無論推動簡政放權向縱深推進,還是建立長效監管機制,最終的落腳點都是提升公共服務質量和效率,建立服務型政府。壓縮編制、精簡機構、流程再造、取消不必要的審批事項等並不難實現,但如何在這些措施落地實施后讓企業和群眾獲得更好的公共服務體驗感,這才是改革的最終目的。

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切實加快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步伐,提升政府公共服務的水平和質量,七星關區以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為抓手,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政府職能深刻轉變,優化營商發展環境,最大限度激發市場活力,進一步釋放改革紅利,以看得見摸得著的成效,增進人民群眾的改革獲得感,讓權力更好地服務公眾。

建立服務型政府 紓緩民營企業發展困境

2020年以來,廣大企業經營普遍受到疫情沖擊,個體工商戶、民營企業受影響最為嚴重。2020年是“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也是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起步期,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成果的進一步鞏固期,推進經濟體制改革及其他各方面體制改革,構建更加系統完備、更加成熟定型的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必須處理好政府與市場關系、政府與社會關系、市場與社會關系。

如何構建服務型政府,幫助企業渡過難關,七星關區委、區政府下足了功夫,2020年年初,七星關區委副書記、區長胡敬斌調研督導企業復工復產和重點項目建設情況,就企業生產和項目建設中存在的重點難點問題現場督辦。胡敬斌強調,重點企業、重點項目復工復產,是確保順利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的重要支撐。全區各有關部門務必要提高思想認識,堅決按照中央、省委、市委和區委的決策部署,堅持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兩手抓、兩手硬,全力推動企業、項目快速恢復正常生產、建設秩序,確保增長動力不減退。企業要堅定發展信心,積極主動作為,優化生產工期,在確保安全和質量的前提下,加足馬力生產,把耽誤的時間搶回來,為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奠定堅實基礎。

2020年以來,七星關區組織12家企業申請十大千億級產業發展資金及農村產業革命刺梨產業發展專項資金,申請金額達6830萬元,目前4家企業獲得共970萬元﹔降低企業成本,七星關經濟開發區企業享受免收2020年1-3月廠房租金,為明鈞玻璃有限公司、陸海龍騰有限公司、貴州京福服裝有限公司等8家企業申請穩崗補貼135萬元。申報“兩直達”抗疫特別國債資金2093萬元,全部為補助市場主體項目,已撥付資金1260萬元,惠及市場主體141戶。

2020年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面對疫情防控和脫貧攻堅兩場“大考”,七星關區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發展面臨的困難挑戰前所未有,克服了重重困難,戰勝了種種挑戰,全區經濟運行呈現出企穩回升、恢復加快的良好態勢。

織密扎牢基本民生安全網,保障困難群眾、失業人員等基本生活。2020年以來,七星關區為 405 家企業辦理 651份轉運函,助力企業加快復工復產﹔為經開區企業提供用工服務,通過鄉鎮宣傳,幫助企業招工,解決招工難問題。聯合經開區等相關部門幫助企業穩崗就業招工,3月初各鄉鎮組織5000余人到經開區企業咨詢擇業。

2020年8月,七星關區召開半年經濟工作會議,會議明確指出,要緊扣脫貧攻堅、全面小康目標任務,在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前提下,變壓力為動力,化危機育新機,決戰三季度、決勝全年度,努力把疫情造成的損失補回來﹔要全力抓產業、增效益,做大做強實體經濟,縱深推進農村產業革命,加快工業轉型步伐,力促現代服務業蓬勃發展。要傾力上項目、擴投資,筑牢經濟發展支撐,積極謀劃儲備項目,加快推進在建項目,精准做好項目招引。要著力抓改革、促開放,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深化“放管服”改革,提升對外開放水平,不斷壯大民營經濟。

切實減輕企業負擔,強化企業用地、用房、用工、用電、用水、用氣、物流、稅費、融資等資源要素向園區傾斜,引導企業向園區集聚,切實降低企業要素成本。把企業利益當成自己的利益,站在企業角度考慮,讓企業受益最大﹔把企業的要求,當成政府服務的最高標准,提供全方位服務,七星關區化壓力為動力,更精准地提供政策支持,幫助企業重拾信心,全速復工復產,彌補損失,渡過難關,以更好地發揮在國民經濟中的生力軍作用。

加大招商引資力度 打造“開放七星關”

栽下“梧桐樹”、引來“金鳳凰”。抓招商引資,就是要培育壯大發展新動能,進一步增強經濟實力,七星關區引進頤高大數據小鎮項目、江蘇極點化傳媒公司項目,總投資24.2億元,工業園區共引進石墨烯新材料項目、廣藥王老吉刺梨開發項目等22個,總投資15.98億元,其中服裝紡織項目8個,電子光電項目2個,新型建材項目5個,食品項目5個,醫療器材(口罩)項目1個,其他項目1個。新建項目和續建項目實際到位資金13.61億元。

在剛召開的區委二屆十一次全會上,市委常委、七星關區委書記吳東來在講話中強調,要牢固樹立“走出去、請進來”的開放式發展理念,以融入新發展格局為契機,用好統一戰線資源,持續深化和廣州市荔灣區的幫扶合作,圍繞新型建材、服裝紡織、食品加工等主導產業,堅持以商招商、駐點招商、產業鏈招商,大力招引與現有產業相配套的上下游企業,促成一批國內外優強企業到七星關投資興業。

在今后的發展歷程中,招商不僅僅是“引進來”,還要“留得住”,及時解決招商引資和項目落地過程中的瓶頸制約,建立和完善項目庫、政策包、招商圖,強化土地、交通、環境等要素保障,為建設開放七星關注入不竭動力。在服務上做好保障,各級各部門各司其職、密切配合,進一步改善投資硬環境,優化服務軟環境,切實營造引商、親商、安商、富商的濃厚氛圍,為投資創業者創造良好條件,為推動七星關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七星關區要走在改革開放的前列,全力深化改革,全方位推進開放,讓發展動能競相迸發,發展活力充分涌流,努力走出一條‘機制活、環境優、平台廣’的改革開放之路。”市委常委、七星關區委書記吳東來的講話鼓舞人心,為全區的經濟社會發展指出了方向。

七星關將繼續發展服裝紡織、光電電子、新型環保建材、農產品加工等產業,大力實施“千企改造”,加快推進優質煙酒、大數據電子信息、清潔高效電力、生態特色食品、新型建材等“十大工業”產業發展。重點將畢節卷煙廠、畢節復烤廠、畢節明鈞玻璃、畢節發電廠等一批行業龍頭企業培育為銷售收入上億元、十億元、百億元的企業,充分發揮其龍頭作用,帶動產業實現跨越式發展。

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改造步伐,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鞏固“三去一降一補”成效,推進企業向好向優。進一步做好商貿流通行業發展工作,通過促進居民消費水平穩步恢復提升。大力發展外貿經濟,通過七星關區經濟開發區實現服裝加工貿易企業集聚,擴大國際市場競爭力,做大外貿進出口文章﹔加快淘汰轄區內落后產能,搶抓“中國制造2025”和東部產業轉移戰略機遇鼓勵企業加強技術改造和轉型升級,推動工業經濟實現轉型發展、跨越發展﹔落實 “一區多園”戰略布局。充分利用小微企業創業園的建設周期,同步推進招商引資工作,重點引進一批勞動密集型、清潔型、電商型、實用型,並具有成長性、創新性的中小企業,多渠道加大對創業企業的支持,引導升級改造,培育一批成性較好的小微企業﹔優化能源結構和產業布局,大力發展風電、太陽能、生物質能,推進能源技術和體制創新,爭取“十四五”末,七星關區能源結構性矛盾基本得到緩解,能源產業布局進一步科學化、新能源產業集聚優勢和競爭力顯著提高,在能源安全、效率和清潔化三者之間找到平衡,實現能源可持續發展。

承前啟后,繼往開來。七星關經濟社會發展蹄疾步穩,2021年,預計全區規模工業企業預計共實現規模工業產值155億元,同比增長7%。預計實現規模工業增加值79.5億元,預計增速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預計實現200億元,增長5%左右﹔網絡零售額實現2.35億元,同比增長12%﹔力爭全區電子信息制造業總產值實現1.8億元,實現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全口徑)企業營業收入1.7億元。(文/圖 廖婉君)

(責編:陳晶晶、陳康清)

移動端新媒體

  • 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
  • 貴州頻道手機版貴州頻道手機版
  • 貴州頻道新浪微博貴州頻道新浪微博
  • 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