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只是想咨詢開餐館的相關証件如何辦理,想不到居然就把營業執照辦好了。”2020年12月30日,家住清鎮市犁倭鎮的張維對清鎮市政務服務中心“隻進一扇門”服務贊不絕口。辦完証件后,他還去稅務局窗口咨詢了相關稅務事宜,對於下步開店底氣更足。
為優化營商環境、提升政府服務效能,清鎮市政務服務中心通過“一窗通辦、集成聯辦、手機申辦、全市通辦”等舉措,將政務服務效能提升工作向更深層次拓展,極大地方便群眾辦事。
“過去,開個小餐館要在市場監管、衛生等多個部門窗口辦理,各家部門需提供的申請材料多達數十個。現在,隻需在市場監管窗口提交4個材料。”在清鎮開餐飲店的劉學芳手上拿著剛取得的証件,滿心歡喜。
“一窗式”改革是國務院深入推進審批服務便民化的重要舉措,更是優化政務服務的重要抓手。
去年,清鎮市全面推進“一窗式”改革,對進駐大廳各部門行政審批事項業務量進行優化整合,除公安局、稅務局、不動產登記等因特殊情況暫時保留單獨“一窗”外,其他部門辦事窗口均整合進入綜合服務區——交通局、綜合執法局、民宗局、殘聯、教育局、衛健局、民政局等部門原6個窗口縮減到2個社會事務綜合服務窗口﹔住建局、發改局、自然資源局等部門原5個窗口縮減為3個工程項目建設綜合服務窗口﹔農業局、自然資源局(林草)、水務局、生態局等部門原5個窗口縮減為1個農林水綜合服務窗口。
“一窗式”改革后,窗口數從原來的24個縮減到11個,納入“一窗通辦”事項佔比達80.94%,實現了群眾辦事不再多窗口跑動,政務服務更加高效便捷。
“現在辦理轉移登記,不僅辦理所需時間少了,還在原來辦理程序上少交了兩套資料,效率高多了。”前不久,貴州開源聚成置業有限公司負責人張先生前來辦理轉移登記,自然資源局不動產中心與稅務局窗口將房屋交易備案、檔案查詢、核稅和繳稅、登記受理工作“集成聯辦”,極大提升了辦事效率。為此,他還專門給政務大廳送錦旗表示感謝。
政務大廳“一窗受理、集成服務”工作以辦成一件事為標准,將各領域涉及到辦好一件事相關聯的服務事項編制成清單,整合為集成套餐,明確牽頭窗口,並由牽頭窗口為各事項集中收件,實現“一窗受理、一次告知、部門聯辦、一窗出件”,即可完成所有審批工作,無需在多部門、多窗口之間來回跑動。
自2019年9月以來,不動產登記“一窗受理、集成服務”共辦理了26982件事項,極大方便了辦事群眾。
清鎮市政務服務中心為更好地為企業和群眾提供全流程、一體化在線服務,進一步提高審批效率、壓縮審批時限,依托網上辦事大廳開發了手機APP“湖城服務”和“清鎮政務通”小程序,市民通過小程序,在手機上可辦理1013個事項,讓群眾真正體驗到手機購物式“淘政務服務”的便捷。
此外,清鎮市政務服務中心還借助“全省通辦、一次辦成”改革,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讓邊遠群眾享受通辦帶來的無差別政務服務成果,利用“全省通辦”系統,啟動“全市通辦”工作,打通市、鄉兩級通辦業務。
工作中,清鎮市按照“就近申請、異地收件、遠程受理、郵寄送達”辦理模式,將收件端前移,以“數據通、系統通、業務通”促進線上線下深度融合,搭建通辦平台,促進市、鄉兩級政務服務標准化、協同化、智能化水平大幅提高,打造出“標准統一、異地受理、遠程辦理、協同聯動”的政務服務新模式。
目前,清鎮全市鄉(鎮、街道)及村(居)網上可辦率達100%,政務服務事項已實現鄉(鎮、街道)和村(居)100%覆蓋。
貴陽日報融媒體記者 李春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