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川“智造”驅動振興“引擎”

2021年01月04日08:35  來源:貴州日報
 

2020年12月28日,記者走進貴州航天烏江機電設備有限責任公司精密工段,隻見數十名工人正在加班加點生產。

“2020年的訂單情況還不錯,萃取裝配任務比2019年同期增長30%左右。截至目前,收到的28個訂單已完成25個,剩余3個正在加緊作業,待全部完成后產值將超過4.5億元。”車間負責人楊紹彪說。

近年來,隨著超臨界萃取技術的廣泛應用,該公司市場訂單越來越多,“市場蛋糕”越做越大。

越做越大,得益於近年來遵義市匯川區大力推進以“智能制造”為核心的裝備制造業發展,並形成了以高低壓電器、家用電器及零部件、汽車及零部件、工業基礎件、精密齒輪、大型成套設備等產業集群。

烏江機電就是大型成套設備制造商。據公司總經理王正忠介紹,作為全國唯一一家具備大型超臨界萃取設備的企業,“十三五”期間,公司打造以超臨界流體技術為核心的優勢設備,運營收入由2015年的1.4億元,增長到2020年的5億元。

同樣,作為裝備制造企業的貴州中航電梯有限責任公司,也通過“智能”升級,交出了一份亮眼成績單。

走進貴州中航電梯智能無人化工廠,每隔1分鐘,26台智能機器人就可以配合完成1部電梯的零部件加工。從過去的傳統人工制造費時費力,到現在的智能機器人生產,可見該公司的跨越式發展。

“我們公司通過技術升級和智能化改造,使產能增長10倍以上,質量達到國際一流水准,產品合格率達100%。”車間管理員李亞說。

和普通電梯不同,眼前這台電梯控制櫃中,加入了企業自主創新的大數據採集模塊。通過“大數據+電梯”,企業建立電梯物聯網公共服務平台,隻用一台電腦或手機APP,就可以24小時遠程監控每一台電梯運行狀況。

“大數據模塊的加入,讓電梯更加智能化、自動化,在實現實時監控的同時,還不斷為電梯產品的完善提供數據支撐。”李亞說。

近年來,貴州中航電梯有限責任公司歷經搬遷新址和轉型升級,在市場經濟浪潮中不斷堅持科技創新,產品質量穩步提升,公司效益達到歷史最高水平。

“公司產值從2015年的2億多元,增加到2020年5億多元,實現產值翻番的同時,還帶動300多人就業。”公司副總經理樊傳池告訴記者,近年來,公司整體經營進入飛速發展期,市場區域范圍從省內市場擴展到多個省市,並借助“一帶一路”東風,首次打入國際市場,進入吉爾吉斯斯坦等中亞國家。

烏江機電、中航電梯的亮眼表現,僅僅是匯川區推進以“智能制造”為核心的裝備制造業的縮影。

如今,在匯川,這樣的企業還有海爾電器、天義電梯、長征電氣等,逐漸形成獨具本地特色的“企業軍團”。

據有關部門統計,截至目前,匯川區高端裝備制造產業規模以上企業有30家。依托“軍團”力量,2020年1至10月,匯川區高端裝備制造累計完成產值63億元,完成增加值11.02億元。

“‘十四五’期間,我們將圍繞產業應用、研發載體、重點產品、傳統產業升級改造等重點環節,在強鏈、補鏈、延鏈等產業鏈條上下功夫,實現裝備制造產業振興,加快形成高端裝備制造產業集群,打造西南特色裝備制造基地。”匯川區工業經濟局黨委委員、副局長余文勇說。(匯川區融媒體中心記者 羅永紅 趙洪)

(責編:陳晶晶、陳康清)

移動端新媒體

  • 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
  • 貴州頻道手機版貴州頻道手機版
  • 貴州頻道新浪微博貴州頻道新浪微博
  • 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