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脫邊遠的“標簽”,摘下貧困的“帽子”。關嶺自治縣崗烏鎮在脫貧攻堅戰場上,結合地域優勢,緊緊圍繞“六個精准”“五個一批”要求,舉全鎮之力“摸底數、謀產業、搞搬遷、夯基礎、促脫貧”,堅決打好基礎設施“四場硬仗”,用實際行動戰貧斗窮。為使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崗烏鎮黨委政府提前謀劃,前行一步,夯實“四化”基礎,全力推動鄉村振興進程,促進全鎮高質量發展。
走進關嶺自治縣崗烏鎮,巍巍群山中怪石嶙峋、荒坡漫漫,極其嚴重的石漠化如同“頑疾”制約著當地經濟發展。隨著光伏產業的引進,讓荒山與工業挂鉤,不僅治好了荒坡石山難以發展的“病症”,在強日照的優勢下,數十萬塊光伏板延鋪在大山之間,不斷聚光成能,點亮了千家萬戶的電燈,也點亮了深山群眾脫貧致富的夢想。
在關嶺自治縣崗烏鎮鎮長葉雷看來,結合崗烏鎮的工作實際情況,主要做好以光伏為主的新型工業化工作,做好現有項目的協調服務,做好已建項目的后期管護和項目的推進,以促進當地農戶致富增收。
2019年7月,崗烏鎮成功落地三個光伏項目,分別為崗烏納卜林業光伏電站(中廣核)項目,華能貴州關嶺崗烏隴古光伏建設項目,崗烏卓陽農業光伏發電項目。其中,卓陽光伏項目和中廣核光伏項目總裝機規模排名全省前列。3個項目佔地達1萬余畝,覆蓋該鎮7個村。每年土地流轉費用280余萬元,后續維護費用每年達300萬元,由鎮平台公司組織實施。項目帶動當地農戶務工1萬余人次,發放務工費用1200萬元。
近年來,崗烏鎮以發展現代農業為抓手,在該鎮谷目村,昔日荒山換了新顏,郁郁蔥蔥的果樹滿布山間。幾年前,這裡卻是山路狹窄,坡高林深,許多年輕人都外出務工,導致70%的坡耕地丟荒多年,直到 2016年10月,該村成功引進貴州老農夫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採用“公司+村集體+農戶”的模式,種植三紅柚、白桃、冬桃、枇杷、楊梅等多種水果。
據崗烏鎮谷目村支書龍玉恆介紹,原來荒山一片,現在打造成一片綠油油的精品水果基地,樹木長勢也非常喜人。當時老百姓都講這個地方能夠種出水果就是笑話,但是經過一年的時間,山上全部是綠油油的可愛的小樹木了。
產業發展壯大了村集體經濟,也為群眾帶來了大量的務工崗位,該村經果林基地每年能夠帶動8000多人次的就業務工,發放務工費用近百萬元,並且隨著精品水果的上市和包裝車間的建成,所提供的崗位將越來越多,群眾的收益也將越來越大。
谷目村村民羅興美這樣說,以前是大荒山,袁老板到這裡來種了柚子、桃子,長勢喜人。我在這裡已經務工四年了。
作為關嶺最為邊遠的鄉鎮之一,近年來,崗烏鎮用“兩手舉措”大力抓好新型城鎮化建設。一手“扶老”,進行城鎮化改革,合理規劃老街舊巷﹔一手“壯少”,奮力向外招商引資,借力發展,科學布局,因地制宜打造特色小城鎮。
葉雷坦言,通過小城鎮發展,改變了我鎮鄉村的面貌,提升了城鎮發展的活力,也改變了群眾對城鎮生活的向往﹔通過城鎮發展擴大了投資,增加了我鎮的就業崗位。
小城鎮美好藍圖繪就后,崗烏鎮隨即成立專業小組,做好設計規劃,在2019年成功引進貴州益華建筑工程有限責任公司。公司負責投資建設,鎮黨委政府負責政策支持、項目監督和服務保障。不用上級政府的資金支持便建起了一座新城鎮。佔地160畝、總投資3800萬元,項目新建鎮汽車站、農貿市場、養老院、藥材交易中心、衛生院、銀行、休閑廣場、山體公園、加油站等配套設施。
貴州益華建筑有限公司崗烏特色小鎮宅基地銷售負責人曾濤選擇來崗烏投資,主要是因為崗烏鎮政府對發展崗烏經濟非常重視,對改善崗烏老百姓生活條件非常地關心。為此,我們非常有信心。同時也很看好崗烏發展經濟的潛力,所以選擇在崗烏進行投資。
引“鳳”來棲,共筑新城。崗烏鎮通過招商引資聚“活水”,不斷優化新型城鎮化發展格局,打造貼合自身優勢的特色小城鎮。
在旅游產業化方面,崗烏鎮把鎮衛生院中醫館康養項目和上甲古寨景點、光伏觀光結合起來,全力做好康養旅游這篇文章。上甲古寨有著許多當地民族的工藝、服飾和風俗,其中保存較完好的、古朴的、典型的、具有代表性的有布依族土布制作工藝、布依族長號、布依族“六月六”、布依族嗩吶調、盤江小調、民居和飲食等,深受游客歡迎。
在上甲古寨體驗布依風情,一覽“樹王”風採﹔到光伏產業區域鳥瞰群山“披甲”﹔在中草藥的盛產之地享中醫康養,產業化謀篇布局,為崗烏旅游發展指明了方向。
葉雷表示,下一步,我鎮將按照全縣全會精神要求,以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兩個抓手,力爭把我鎮打造成全縣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標杆。(文/圖 孫明凱 高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