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質測試豈能替考

2020年12月16日08:52  來源:光明日報
 

作者:楊三喜《光明日報》( 2020年12月16日 11版)

【光明時評】

近日,山西太原工業學院通報8名學生在體質測試時冒名替考,被取消學位獲得資格。實際上,今年9月,該校已經因為相同的原因處罰了6名學生。2019年,也有相關處罰記錄3則。不僅是在太原工業學院,記者調查發現,體測替考在高校中並不罕見。一到體測季,在校園QQ群、微信群中,常有學生發布尋找體測替考的消息,且多明碼標價,依據不同的項目,其價格在幾十元到幾百元人民幣不等。

不僅是替考,數據造假也是作弊的常見手段。替考、數據造假的背后不僅是學生不重視體質測試,缺乏誠信意識,也與部分高校“看破不說破”的縱容態度有關。由於學校體測成績與學校招生相關、體育老師不想擔責任、體育老師同情學生等原因,核實學生身份、照片等環節形同虛設,高校放任學生替考、數據造假。

體測冒名替考被取消學位獲得資格,是不是處罰太過嚴厲?對於作弊的學生來說,確實是因小失大、得不償失。但對於較為普遍的體測替考現象來說,對於默許這一行為的高校來說,卻並不為過。

首先,對體測替考、數據造假等違規現象“看破不說破”本身就不應當。體測是重要的國家級考試,同英語四六級考試一樣都應該被嚴肅、同等對待。任何考試作弊行為都是嚴重的失信,都應該被嚴懲。太原工業學院的處理,無疑為各高校嚴格規范體測秩序、嚴肅體測紀律樹立了標杆,也為心存僥幸的冒名替考者敲響了警鐘,別把體測不當考試,被抓了同樣后果嚴重,因小失大不值得。

體測替考獲得不同程度的默許,背后仍然是體育不被重視。但不管是政策層面對學生體質健康問題越來越重視,還是從體育鍛煉對提高身體素質、錘煉意志品質、培養終身鍛煉習慣的重要性,抑或是從大學生體質連年下降的現實來看,引導大學生重視體育鍛煉緊迫且必要,而體測無疑將發揮重要的牽引作用。

近年來,很多高校對於體測替考的應對措施和處罰力度也在不斷加強,替考的代價越來越高,作假的空間逐漸縮小,這是一個好的現象,也希望更多高校採取更嚴格的監考措施,引導考生在體測這項誠信和體質的雙重測試中誠信考試,並取得好成績。同時,針對個別高校層面的體測數據造假行為,要加大抽測力度,提高抽測比例,提高數據造假違規成本。而這也是倒逼高校加強和改進體育工作的重要手段,當數據造假成本越來越高,高校必然要腳踏實地地改進體育工作。

一些大學生通過替考等作弊方式去通過體測,既反映出高校日常體育活動匱乏,大學生缺少日常鍛煉,對自身體質不自信,同時也與目前體測方式有待改進有關。針對高校體質健康測試替考問題,日前,教育部相關負責人表示,雖然目標是為了增強學生體質,但是從實現方式上,還是較多地採用一種大家不太喜歡、不太願意接受的方式。所以,要進一步改進和加強高校體育課建設,引導大學生積極參與日常體育鍛煉,提升身體素質,同時探索大學生更願意接受的體測方式,讓大學生在體質測試中既能鍛煉身體,又能享受體育運動的樂趣,愛上體育鍛煉。

(責編:顧蘭雲、陳康清)

移動端新媒體

  • 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
  • 貴州頻道手機版貴州頻道手機版
  • 貴州頻道新浪微博貴州頻道新浪微博
  • 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