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與非遺、旅游+扶貧、旅游+文化……丹寨萬達小鎮——

產業融合發展越“玩”越精彩

2020年12月15日10:32  來源:貴州日報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趙相康

12月13日清晨,煙雨籠罩中的丹寨萬達小鎮環東湖專業迷你馬拉鬆賽道上,一波又一波的馬拉鬆愛好者在激情奔跑。

自11月21日國內首個天天馬拉鬆賽事在丹寨萬達小鎮永久落戶以來,這條配備了計時、測速、人臉識別等智慧體驗功能的專業跑道,每逢周末都會吸引一批體育運動愛好者雲集於此。這是繼丹寨萬達小鎮持續推出多個有影響力的文旅融合項目后,再次聚焦體旅融合,讓小鎮越“玩”越精彩。

丹寨萬達旅游小鎮坐落於丹寨縣東湖湖畔,是一座集“吃、住、行、游、購、娛”為一體的文旅小鎮。2017年7月3日,以苗族傳統特色建筑為基礎,以丹寨歷史文化傳承與民族風情為核心的小鎮正式運營。僅一年,丹寨萬達小鎮便在中國特色小鎮影響力排名中異軍突起,排名第二,僅次於烏鎮。至今,小鎮累計接待游客超過2000萬人次,帶動丹寨旅游綜合收入超過120億元,拉動20個產業和50個子行業發展。

作為一個新興景區,丹寨萬達小鎮如何在旅游資源豐厚的貴州佔有一席之地?

旅游與非遺,讓游客流連忘返。今年10月,游客黃有光因中國丹寨非遺周的舉辦,從廣東自駕來到小鎮,他感慨說,一次旅行看遍貴州非遺,讓人真是大開眼界,這樣的丹寨誰能不愛。

丹寨縣是中國著名“非遺之鄉”,全縣范圍內納入非遺名錄的項目多達145項,其中國家級非遺項目7項、省級非遺項目21項、州級非遺項目34項。以非物質文化遺產、苗侗少數民族文化為內核的丹寨萬達小鎮,聚集了丹寨17項省級以上(含7項國家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來到小鎮,從尤公廣場穿行到苗年廣場、鼓樓廣場、錦雞廣場,沿途古法造紙、蠟染體驗、鳥籠小院、國春銀飾店等非遺產業體驗讓人應接不暇﹔苗族同胞與游客相聚長桌,共同品味苗族傳統菜肴﹔大型苗族歌舞情景體驗劇《錦秀丹寨》每晚上演,精彩不斷……

旅游+扶貧,讓小鎮唱起致富經。自運營以來,丹寨萬達小鎮融合扶貧理念,將文化資源轉變為可體驗、可感受、可購買的文化旅游產品,實現了資源的產品化和產業化。數以萬計的游客到來,為小鎮非遺業態帶來可觀收入,在讓年輕人感受民族文化和非遺技藝魅力的同時,吸引了不少丹寨外出務工人員回鄉就業、創業。目前,丹寨縣共有12家扶貧龍頭企業和102個產業扶貧合作社入駐小鎮,開業至今實現銷售收入4.5億元,帶動貧困戶6561人實現增收。此外,還帶動丹寨種植業、手工業、住宿業等20個行業發展,引流到丹寨縣卡拉村、泉山村、石橋村等27個景區和旅游村寨,旅游收入同比大幅增長。

旅游+文化,讓小鎮品牌快速成長。在文化建設方面,小鎮通過聘任“輪值鎮長”,對接到多元的跨界資源。2020年11月23日,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會理事長、招商銀行原行長馬蔚華,成為繼袁衛東、郭元秋、劉殿興等名人之后的第116任“輪值鎮長”。輪值鎮長為丹寨小鎮帶來了無限的跨界融合可能性,許多“鎮長”在卸下職位后依然會與丹寨保持合作,以其人脈資源和影響力,幫助丹寨萬達小鎮走出中國、走向世界。

旅游+康養,讓藥浴溫泉拉開冬季旅游大幕。11月14日至15日,丹寨萬達小鎮的暖冬溫泉康養季活動盛大開啟,近3000名游客涌入丹寨萬達錦華溫泉酒店,紛紛體驗苗藥浴的神奇康養療效,創下周末泡湯人數新高。

在世界旅游城市聯合會首席專家魏小安看來,丹寨萬達小鎮在依靠產品力形成小鎮特色旅游IP方面,獲得了較大成功,是旅游與非遺、扶貧等產業融合的典范。

丹寨縣委書記袁尚勇表示,丹寨將進一步鞏固拓展脫貧成果,圍繞“雲上丹寨·非遺之鄉·康養福地”品牌定位,用好民族文化和生態環境兩個寶貝,加快“一山一城兩鎮五園八寨”景區景點建設,推動旅游發展與鄉村振興深度融合發展。

(責編:顧蘭雲、陳康清)

移動端新媒體

  • 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
  • 貴州頻道手機版貴州頻道手機版
  • 貴州頻道新浪微博貴州頻道新浪微博
  • 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