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首上的思政課

2020年12月14日08:54  來源:光明日報
 

作者:本報記者 王勝昔 本報通訊員 刁良梓《光明日報》( 2020年12月14日 04版)

12月12日,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全面通水六周年的好日子。

當天下午2點30分,明媚的陽光洒在河南淅川縣陶岔渠首,清澈的丹江水自渠首閘奔涌而出,一瀉千裡。

“6年來,已累計向北方調水348.88億立方米,惠及沿線24座大中城市,6900萬人受益。”隨著南水北調中線干線工程建設管理局渠首分局負責人的正式發布,現場一片歡呼聲。

其中,就有南陽師范學院的20多名師生志願者,他們身穿紅馬甲,頭戴小紅帽,成為渠首大地上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他們也是丹江水的“守護天使”。

冬日裡的丹江水庫千裡碧波,游人如織。志願者們一路認真地撿拾垃圾,一邊沿途進行環保理念、環保知識宣傳教育,游人駐足傾聽。

志願者中間還有特殊的一員,那就是南陽師范學院黨委書記盧志文,一身黑衣服的他在陽光下格外精神煥發。

“同學們,咱們中間誰是第一年來渠首的?”幾個同學“唰”地舉起了手,該校大三學生王彤彤鼓足勇氣,先開了腔:“我是第一年來渠首參加志願服務的,心裡特別激動,我希望通過環保宣傳,讓更多的人增強環保意識,自覺保護水質。”

還有幾位同學躍躍欲試,該校地理科學與旅游學院聶鑠驊眼疾手快,搶了先:“今年我已經是第4年來參加志願服務,親眼見証了渠首變化,如今的渠首更淨更美了,人們環保意識大大增強,讓我更加堅定了開展志願服務的信念。”

同學們你一言我一語,談得熱烈而又激情滿懷,讓盧志文有些“意外”。他若有所思地點著頭,動情地說:“向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決策者和功臣,表示崇高的敬意。作為水源地高校,我們南陽師范學院要把南水北調精神發揚光大,講好南水北調故事,同時圍繞南水北調戰略需求,發揮高校科技優勢,開展水安全水生態科學研究,為南水北調工程培養優秀人才。”

現場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盧志文滿意地伸出大拇指,提高音調:“同學們要更加努力學習,用過硬的專業知識,為一渠清水北送建功立業。”

“好!好……”同學們手握拳頭,似乎全身有使不完的勁兒。

就在不遠處,該校臥龍學者李玉英教授和她的團隊正在干渠沿線採集數據,他向記者透露:“南陽師范學院生態環保志願服務團隊自2004年成立至今,16年如一日,堅持不懈開展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生態保護工作。”該校南水北調中線水源區生態環保志願服務項目被評為“全國學雷鋒志願服務最佳項目”。

 

(責編:顧蘭雲、陳康清)

移動端新媒體

  • 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
  • 貴州頻道手機版貴州頻道手機版
  • 貴州頻道新浪微博貴州頻道新浪微博
  • 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