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黔東南州紀委監委牢牢把握政治機關定位,主動融入全州脫貧攻堅大局,強化幫扶責任擔當,突出黨建引領促脫貧,扎實筑牢幫扶村基層戰斗堡壘,積極尋求產業發展路徑,不斷激發群眾內生動力,為確保按時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奉獻力量。
為扎實做好幫扶工作,州紀委監委建立《州紀委州監委主要領導和班子成員黨支部聯系點》,落實州紀委監委主要領導和班子成員分別聯系雷山縣郎德鎮烏肖村、烏吉民村、烏瓦村和從江縣加勉鄉污規村責任制,加強幫扶村黨支部標准化建設,並選派4名黨性強、作風硬、工作實的黨員干部到聯系幫扶點任村第一書記,指導幫扶村嚴格落實“三會一課”等黨內生活制度,規范和完善村級管理制度,進一步筑牢村級黨組織的戰斗堡壘。
在幫扶工作中,突出選好配強村“兩委”班子,注重培養吸收新黨員,把黨員培養的重點方向集中在年紀輕、文化高、政治素質強、致富能力強和群眾認可度高等村民群體身上,利用春節等集中返鄉機會組織召開農村青年座談會,積極引導農村優秀人才向黨組織靠攏,為村級黨組織注入“新鮮血液”。
幫扶以來,州紀委監委共幫助4個幫扶村發展黨員12人,培養入黨積極分子1人,有7名農村青年青年和致富能手主動向黨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
尋求產業發展路徑,扶持發展一批增收致富的特色產業,也是州紀委監委幫扶重點內容。結合各村地貌氣候、土壤結構等實際情況,組織人員積極學習其他地區產業發展經驗,因地制宜選准各村產業發展類型。加強對幫扶村入戶步道、基耕道、產業路建設,不斷提升村級產業發展“硬件”水平。採取“黨支部+合作社+農戶”“黨社聯建、村社合一”等模式,強化貧困群眾就業指導培訓,不斷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
與此同時,由駐村第一書記牽頭、黨員干部積極參與,利用村裡“大喇叭”向村民播報宣傳,通過村級新時代講習所、院壩會、宣傳欄等向貧困群眾宣傳黨的理論方針政策,開展“感恩奮進、自強脫貧”主題教育,增強貧困群眾主動脫貧意願和美好生活向往,激發貧困群眾實現從“要我脫貧”向“我要脫貧”轉變。
“腳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澱多少真情。”如今的4個幫扶村,組織建設、基礎設施、產業發展等各方面都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果,呈現一派蓬勃發展的鄉村新氣象。
“要一如既往強化黨建引領,進一步激發幫扶村黨組織和全體黨員戰斗力,助力幫扶村徹底挖掉‘窮’根、甩掉‘窮’帽。”黔東南州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
(黔東南州紀委監委)
來源:貴州省紀委監委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