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脫貧故事】彭鋁:一個返貧戶的脫貧故事

2020年12月10日11:35  來源:人民網-貴州頻道
 

鄉村的深秋,多了幾分冷意,但空氣清新宜人。一大早,我像往常一樣,牽著自家的幾頭牛上坡了,愛人張碧先在家中打掃庭院。靠著養牛,我再次實現了脫貧摘帽。

我叫彭鋁,今年46歲,是瓮安縣中坪鎮新土村精准扶貧建檔立卡戶。幾年前,因家中讀書娃兒多,經濟來源單一,僅靠就近打點零工,沒有致富產業、缺乏技術和文化成了制約我脫貧致富的主要因素。2014年底,通過我申請,被村裡評為建檔立卡貧困戶。

彭鋁:一個返貧戶的脫貧故事。

成為貧困戶,我心有不甘,和許許多多渴望早日擺脫貧困的人一樣,外出務工闖天下,啥活都干,不知道啥叫苦啥叫累。經過和愛人張碧先幾年的外出打拼,經濟收入明顯增加,再加上一項項扶貧惠民政策送到家中,使得我家各方面的情況都得到了明顯改善。2016年底,經過一致評議,我家實現了脫貧。

脫了貧,生活有了新變化,正當我朝著奔小康的道路前進時,一件不幸的事情發生了。 2017年11月,愛人張碧先檢查出了乳腺癌,一時間,我不得不停止外出打工,在家照顧生病的妻子,可是眼看著大兒子就要上大學了,面對沒有著落的學費和高額的醫療費,我一度絕望,對生活毫無信心。

駐村網格員了解這一情況后,立即向駐村工作隊和鎮政府匯報了我家的情況,經過村民代表大會民主會議評議,2017年我家納入返貧戶。通過合作醫療報銷、教育資助等一系列扶貧政策,眼前的困難解決了。2018年,我向政府申請了農村低保,每月領取的低保金保障了日常基本生活。

彭鋁:一個返貧戶的脫貧故事。

生活了保障,可是想要再次脫貧,我想到隻有發展產業才能解決根本問題。我與網格員多次交心談心,把想發展養牛產業脫貧的想法說了出來,立即得到了網格員和駐村工作隊的鼓勵和支持。在他們的幫助下,我辦理了金融扶貧貸款8000元,購買了1頭小牛,他們還幫我制訂了以發展養牛為主的脫貧計劃。

剛開始,我對養牛懂得不多,心裡有些迷茫,是村委會舉辦的種養殖培訓班讓我看到了希望。后來,我自己購回1頭母牛搭配著公牛進行喂養。經過近一年的學習和鑽研,終於掌握了更多實用的養牛竅門,看著牛兒茁壯成長,我喜在臉上、甜在心頭。

“去年年底賣了1頭,收入了13000元錢。今年回購了一頭小牛,現在公母牛一共有6頭。”網格員到我家裡走訪時,我高興地對他說,大兒子上大學的學費國家都免了,賣了牛給他當生活費。發展養牛,讓再次返貧的我嘗到了生活的甜頭,而讓我覺得更甜蜜的是,在脫貧路上一直有來自各方力量的幫助和扶持。

2019年底通過自己申請,幫扶干部入戶算賬,村裡民主評議並經過鎮政府審核公告,我家光榮脫貧。2020年,我又向村裡申請了公益性崗位,成為新土村蛇場坳組的護路保潔員,月收入400元,這也為我鞏固脫貧多了一份保障。

再次脫貧路上,面對困難我不低頭,堅信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我不等、不靠、不要,以頑強的毅力、不屈的精神,用勤勞和智慧,雙手育出幸福花,雙腳邁上小康路。(文/圖 瓮安縣融媒體中心)

(責編:吳鋒(實習)、陳康清)

移動端新媒體

  • 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
  • 貴州頻道手機版貴州頻道手機版
  • 貴州頻道新浪微博貴州頻道新浪微博
  • 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