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要感謝胡代表及時幫我們解決用水問題,基地的茄子大豐收咯。”
在西秀區楊武鄉楊武居委會,普裡興旺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入股分紅會現場,種植戶張慶正為村裡的貧困戶分紅,說起今年基地的發展,張慶連聲感謝。
張慶回憶夏天的一場“救急”:“6月正是茄子成熟期,但持續的高溫,讓我的150畝茄子險些缺水減產。”
“先抽河水應急。”知道這個情況后,安順市人大代表胡喬林馬上電話聯系調來發電機,隨后對接水務、鄉政府等部門在一周內安裝水管、噴頭,為種植戶解決高溫天氣的隱患。
安順市、西秀區、楊武鄉三級人大代表胡喬林告訴記者,他能夠快速“機動”解決群眾反映的問題,得益於西秀區人大代表網絡履職平台。
“遇到問題通過平台APP錄入,隨時查看辦事進度,人大代表也可以相互監督。做到了信息在‘掌上’傳遞,履職在‘掌上’開啟,互動在‘掌上’實現,實現人大代表全天候、零距離聯系人民群眾。”胡喬林說。
西秀區人大代表網絡履職平台的建設實現代表工作從單向轉變為互動,形成人大聯系代表、代表聯系群眾、群眾參與人大的“三位一體”工作格局。
該平台設置“交流互動”“事項查詢”“工作計劃”“履職盡職”等欄目,代表通過“平台”填寫履職信息方便快捷,自動生成履職賬單,解決線下履職檔案登記不及時、登記易遺漏等問題。同時,在閉會期間“平台”也成為群眾反映問題的“高速路”。
西秀區人大代表網絡履職平台啟用以來,共錄入網上駐站代表1234人,各級人大代表上傳代表及代表小組活動50項次,代表履職信息644條,代表履職登記1061人次。
通過“平台”可以清晰看到,舊州鎮人大代表林顯才通過村級合作社與種植大戶流轉土地發展蔬菜種植產業800余畝,帶領茶嶺村貧困戶轉變思想,主動融入產業發展的好做法﹔西秀區人大代表丁宇潔協調區農業農村局、安順職院有關專業人員到岩臘鄉開展茶產業及古茶樹保護調研,為岩臘鄉發展茶產業及古茶樹保護建言獻策……
“晒服務清單,晒履職賬單,晒工作成績單。”代表網絡履職平台展示代表風採,傳播社會正能量,發出人大好聲音,成為人民群眾了解人大工作的窗口,西秀區人大常委會通過平台刊登優秀代表事例130人次,激發了代表履職熱情。
西秀區人大常委會將通過這個平台的搭建,著力打造成密切聯系群眾的“連心站”“匯聚站”“議事站”“減壓站”,不斷提升代表依法履職能力、強化履職平台規范建設、更好服務西秀區經濟社會發展,推進基層社會民主治理。(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姜雨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