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盤水工會積分制管理引領新市民融入新生活

2020年12月04日09:10  來源:貴州日報
 

本報訊 (記者 金艾)又到年末,盤州市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翰林街道思源社區搬遷群眾胡振江走出溫暖幫扶超市,手裡拿著兩塊肥皂和一瓶洗潔精。“這是用文明積分兌換的日用品,沒有掏一分錢。”他一臉自豪。該社區工會干部告訴記者,這是六盤水工會在易扶點推行的積分制管理,通過累積“文明積分”,引領新市民養成文明習慣,融入城市新生活。

早在2017年,六盤水工會就在該市易扶點建設了15個溫暖幫扶超市,建檔立卡貧困戶每年可在超市享受400元的生活必需品折扣。

今年以來,六盤水市總工會結合實際,積極探索,圍繞“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著力在“快融入”上下功夫,在易扶點推行積分制管理,通過溫暖幫扶超市這一平台,從貧困戶向所有搬遷群眾覆蓋,升級“2.0版”普惠服務。

思源社區黨支部書記王風峰告訴記者,搬遷群眾可通過參加社區義務勞動、環境衛生評比、個人行為舉止等10多種方式獲得積分,累計集滿100分評為“文明家庭戶”,憑積分可到溫暖幫扶超市兌換相應價值的生活用品。

在思源社區,積分制管理帶來的變化有目共睹。過去,剛搬來的群眾不知道垃圾要集中處理,樓道裡還養了不少家禽,新社區沒有新氣象。如今,通過積分制管理,引導搬遷群眾適應城市生活的新方式,激勵大家自覺愛護社區環境,積極參與公益活動。

實施積分制以來社區發生的變化,同樣為鐘山區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月照街道幸福裡社區帶來新風氣。

在幸福裡社區,有一間由專人管理的職工書屋。“現在來這裡看書,可是要排隊等位的。”社區黨支部書記、工會主席萬必娥坦言,這是積分制管理產生的化學反應。

“在職工書屋借閱書籍10次積2分,參加1次文化體育活動積2分,參加1次法律知識講座積2分……”萬必娥告訴記者,社區結合實際,量身定制了幾款特殊加分項,大大提高了搬遷群眾融入新生活的積極性。

據六盤水市總工會服務職工中心主任鄒東海介紹,今年7月,六盤水市總工會與基層工會聯合,在已建成溫暖幫扶超市的易扶點推行積分制管理,從困難幫扶向普惠服務延伸,因地制宜引導搬遷群眾改變不良陋習,養成文明新風,著力提升了搬遷群眾思想認識和自身修養,積極幫助易扶點新市民快速融入城市新生活。

(責編:陳晶晶、陳康清)

移動端新媒體

  • 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
  • 貴州頻道手機版貴州頻道手機版
  • 貴州頻道新浪微博貴州頻道新浪微博
  • 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