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鄉村中學,連一名專職體育老師也沒有!”

——基層學校音體美教師缺口現象觀察

2020年12月03日09:17  來源:中國婦女報
 

教育界人士建議,當務之急是對教師缺口數進行詳細摸底,在廣泛調研的基礎上,確定學校專職體育、美育教師佔比的底線要求,並將其納入學校教學工作評估指標體系,確保能落實到位。

□ 新華社記者

近日,中考強化體育美育評價的話題引發社會關注。記者在多地調查發現,一些農村地區的音樂、體育、美術教師短缺現象嚴重,有的學校雖然裝備了相關功能齊全的教室,卻連一名專職老師都沒有,不少地方都存在音體美科目由語數英老師兼任的現象。

一些地方音體美老師不是“被生病”,而是壓根就沒有

湖南省隆回縣荷田中學是一所農村初級中學,共有768名學生,目前連一名專職體育老師也沒有。“學校曾有一名體育專職教師,不過兩年前離職了。現在隻能安排年輕、愛好運動的老師來代上體育課。”荷田中學教導主任廖崇林說。

按照《國家學校體育衛生條件試行基本標准》規定,小學和初中約每六個班配備一名體育教師,農村中小學(200名學生以上)至少配備1名專職體育教師。

記者在多地採訪了解到,雖然學校體育、美育這些年取得長足發展,但音體美教師短缺問題在一些地區仍十分突出。2019年全國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督導評估工作報告顯示:35個基本均衡實地核查縣中,有25個縣不同程度缺少音樂、體育、美術、英語、科學、信息技術等學科教師,共缺2095名,此問題在農村學校更為突出。

怒江州是雲南乃至全國貧困程度最深的地區之一。怒江州瀘水市第一中學是怒江州辦學條件名列前茅的中學。副校長張何英介紹說,學校初中部有19個班、910名學生,但隻配備有4名體育老師、1名美術老師、1名音樂老師。

有的音體美老師稱“找不到自信和成就感”

記者採訪發現,音體美教師短缺是多重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

不少受訪人士認為,體育、美育老師難招、流動大,與待遇、地位不高有關。同語文、數學等主科老師相比,體育、美育老師在職稱評定、晉升等方面處於劣勢,因此很多師范院校畢業生不願意當音體美老師。

貴州一名小學校長說,學校也有一些老師所學專業與美術、音樂等相近,但他們覺得教這些科目沒有成就感,都想方設法轉崗或者教別的科目。

一些教育界人士表示,音體美教師短缺歸根結底還在於學校體育和美育沒有受到充分重視。

一名小學校長說,多年來,以分數為導向的考試目標,對教育教學工作影響很深。在教師、學生、家長的眼裡,語文、數學等考得好了就是最棒的,至於美術、音樂等副科課程,有沒有也無所謂。“在這樣的教育教學考核考評機制下,音體美等課程自然被看得低,不受重視。”

“整個社會對音體美還是不夠重視,音體美教師也沒有受到應有的尊重。”山西一名小學音樂老師說,“音體美老師找不到自信,更別提成就感了。”

多措並舉補充教師需求缺口

一些農村中小學教師表示,將體育、美育納入中考評價體系有助於推動學校、家庭對體育、美育的重視,但缺師資無法保証學校能開足基礎體育、美育課程,更無法保証教學質量。

記者在雲南省初中學生體育考試專項技能考試內容上看到,7年級學生不僅有跑步、1分鐘跳繩等必考項目,選考內容還包括足球、籃球、排球、網球、羽毛球、乒乓球、武術等,每名學生選考2項,分值均為2分。

一些家長質疑,本來一些地方的體育課就是別的科目老師代上,誰來教那些專業性強的項目?

教育界人士建議,當務之急是對教師缺口數進行詳細摸底,在廣泛調研的基礎上,確定學校專職體育、美育教師佔比的底線要求,並將其納入學校教學工作評估指標體系,確保能落實到位。各地應加強對教育的投入和保障力度,提高中小學教師職業的吸引力。

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司長王登峰表示,各省(區、市)要制定學校體育美育教師隊伍建設三年行動計劃,制定學校體育美育場地器材設施建設的三年行動計劃,也就是到2022年要建立一支強大的,符合學校體育美育要求的體育和美育教師隊伍。

記者了解到,目前各地正在加緊摸清底數和缺口,核算編制,醞釀出台三年行動計劃。

為解決音體美教師師資不足問題,一些地方也進行了一些探索。如湖南長沙運用“智慧教育”來解決這一問題。

“我們選取了城區的122所學校作為基地校,由他們輻射352個農村偏遠學校和教學點,通過‘專遞課堂’的方式,有序編排班次,由城區老師‘1拖N’實施網絡直播授課。”長沙市教育局副局長繆雅琴說。

(記者:王菲菲 駱飛 謝櫻 龐明廣)

(責編:顧蘭雲、陳康清)

移動端新媒體

  • 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
  • 貴州頻道手機版貴州頻道手機版
  • 貴州頻道新浪微博貴州頻道新浪微博
  • 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