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縣黃泥塘鎮關工委以黨建為統領,緊緊圍繞“五好”關工委的創建要求,將“老黨員、 老干部、 老勞模、 老教師、 老復員退伍軍人”五老人員組織起來,建強一套人馬,打響黃泥塘鎮關工委、黃泥塘鎮關工委黨支部、黃泥塘鎮平安和諧促進會、黃泥塘鎮老年大學、黃泥塘鎮老年體育協會五塊金字招牌,充分發揮“五老”正能量作用,為維護社會和諧貢獻力量,為黃泥塘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社會穩定、經濟發展作出新貢獻。
打響關工委金字招牌
常態化做好規定動作。結合中央、省、市、縣關工委工作安排部署,結合全鎮實際,精准制定《黃泥塘鎮關工委工作要點》,建立健全青少年關愛體系和相關管理制度,指導學校抓好“一平三管好”和“四在學校,幸福校園”等工作,督促各中小學、各村(居)關工委做好其他日常業務工作,常態化開展好青少年兒童思想政治教育。
精品化辦好多彩活動。組織“五老人員”在青少年中開展豐富多彩的老少故事會、老少談心會交流活動,結合特殊節慶日,組織開展為留守兒童集中過生日、“合力監護、相伴成長”等聯誼活動。通過交流談心、贈送留守兒童筆記本、圓珠筆等作為生日禮物,激發留守兒童認真學習。將新時代核心價值觀融入演出節目中,用喜聞樂見的形式陪伴青少年成長,做好思想宣傳教育。2020年來共計開展談心談話活動2場次,開展節慶活動2場次。
制度化引導好家長培訓。分別在所轄各中小學、幼兒園設辦了學生家長學校,讓學生家長定時到學校接受培訓,引導學生家長盡力配合老師教育好學生,增強學生學習意識。勸說學生家長盡量留在本地發展事業,減少留守兒童數量。目前累計發放《致外出務工人員的一封信》15000份,宣傳關愛留守兒童折頁10000份,為家長關心下一代的健康成長提供科學思路。
打響鎮關工委黨總支金字招牌
發動老黨員參與中心工作。鎮關工委黨支部協助各村(居)建立村級老干支部,以“三會一課”、主題黨日活動等載體,號召黨員帶頭關注和參與留守兒童關愛、脫貧攻堅、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等當前重點工作,發揮老黨員余熱。2020年來共開展三會一課 7 場次,主題黨日7場次,走訪留守兒童50人次,協助調減低效玉米3000畝。
引導老黨員出謀劃策。黨的十九大召開后,組織“五老”人員到“遵義會議”、“苟壩會議”(仁懷)會址參觀學習。並積極組織“五老”開展“說家鄉,談變化,獻良策”活動,為黃泥塘鎮發展提供建設性意見10條,被採納7條。
搭建老黨員宣講平台。鎮關工委積極組織一批會講課、能講課的“五老”人員,成立老干部宣講團,深入社區、農村、學校,採取說唱、快板書等喜聞樂見形式宣講重要講話精神,講黨章、黨規,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傳播黨的重大方針、脫貧政策。目前共計開展宣講活動5場次。
打響平安和諧促進會金字招牌
分村包保廣覆蓋。採取分片包保聯系的方式,由一名老干部分工聯系一個片區的族老、寨老、老鄉賢,建立村級和諧促進會17個,健全完善《平安和諧促進會章程》,配套制度和獎勵機制8個,依法有序規范開展日常運作,對影響社會和諧的問題進行疏導、協調,上為黨委、政府分憂,下為民眾解難。不斷滿足廣大群眾對平安穩定和諧生活的多方需求。
奔赴一線促和諧。結合“兩帶三治”工作,充分利用村委資源,在村、組建立和諧促進會陣地。定期到矛盾糾紛一線召開矛盾協調會議,將鄰裡間雞毛蒜皮的矛盾糾紛、對政府政策的不理解等問題一一擺到台面上來,充分發揮老同志有威望、有閱歷、有時間的優勢,當好群眾的智囊團,將矛盾糾紛逐一化解到位。2020年來共計解決矛盾糾紛 5 件,為群眾解答政策疑問 16次。
搭建橋梁解民憂。當好群眾與各執法部門的潤滑劑,平安和諧促進會與各職能部門建立長效溝通機制,會同鎮綜治辦、司法所等相關單位和部門調處解決民事糾紛,形成合力共同做好宣傳發動、創建平安、后勤保障等工作。近年來,平安和諧促進會聯合各部門開展活動30場次,有效促進了黃泥塘鎮的社會和諧穩定。
打響老年大學和老年體協金字招牌
豐富老年人精神生活。鎮老年大學主要以老年活動為重點,堅持“老有所教、老有所學、老有所為、老有所樂”辦學方針,制定每周一至周五值班制度,在老年大學開設書報閱覽室,開展象棋、圍棋等文體活動,豐富老年人的晚年需求。
提升老年人身體素質。根據老年群體的特點,開展散步、騎自行車、打籃球、慢跑、醫療保健操、練太極、廣場舞、乒乓球、羽毛球、象棋等項目,制定出適合老年群體的體育發展計劃,在各級政府和體育部門的領導監督下,與老齡工作委員會等有關部門和組織共同開展為老年人服務的工作。
引領社會文明風尚。在節假日期間,組織老同志開展義寫春聯、趣味體育比賽等活動,每年春節正月期間在文化廣場等地就地寫春聯,免費贈送給群眾張貼,增加年味、趣味,營造和諧美麗的鎮域文化。據統計,黃泥塘鎮每年書寫春聯200余幅贈送給群眾。開展體育比賽 1場次,對引領鎮域社會風氣起到不可替代作用。( 李麗莎)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