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賴盈盈
“店鋪開在手機上,倉庫就在孵化園,技術研發自己來。”這是貴州迪優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市場總監侯江海的創業“藍圖”。
侯江海是貴州師范學院2020年應屆畢業生,今年3月份,他和其他5位團隊成員共同創建了貴州迪優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搭建“迪優優品”電子商城。
“相比線下實體店,互聯網創業的人力物力成本低,大大減少了創業風險。”侯江海說,“迪優優品”旨在以校園為核心,滿足老師和學生對高性價比產品的需求。
生活用品、社團活動服裝道具、農特產品……點開“迪優優品”微信小程序,100多種產品已經上架。
隨著平台的日趨完善,侯江海還從學院許多初創企業中發現了商機。“產品新穎、價格實在,退換貨還能立馬找到人。”侯江海認為,請學院其他初創企業“入伙”,能夠有效豐富平台貨源。
眾人拾柴火焰高。從定制服裝到文創產品,目前侯江海已與貴州夢拓衫客科技有限公司等7家初創企業合作,在平台上架了一系列“干貨”。
下一步,“迪優優品”將從學校走進農村,以學院3000多名建檔立卡貧困生為橋梁,帶貨下鄉,搭建一個既“扶農”又“惠校”的電商平台。
貴州數字經濟的快速發展,為高校畢業生創業就業搭建了寬廣舞台。8月13日,在“華為中國生態之行2020·貴州數字峰會”上,省大數據發展管理局副局長李剛介紹,經過幾年探索,貴州數字經濟增速連續5年排名全國第一、吸納就業增速連續2年排名全國第一。
現在,越來越多的高校畢業生搭上數字經濟發展的快車,其中就有“貴州高校通”平台的創業團隊。
“貴州高校通”平台由貴州財經大學資源與環境經濟學院應屆畢業生、貴州新突進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楊通成創建。這是一款專為貴州高校師生打造的區域性校園服務平台,涵蓋校園公交信息實時共享、校園資訊、外賣配送和代取快遞等業務。
靈感源於校園,成於疫情期間的“生活痛點”。在大二專業課調研時,楊通成發現“搭校車難、就餐排隊難、寢室送水難”等困擾同學已久的問題,在疫情期間,這些問題日漸突出。
為促進校園信息共享,提升生活便捷度,楊通成決定開發“貴州高校通”,平台於今年6月16日正式上線。如今,已招募86名同學擔任配送員,“我們力爭9月份讓平台覆蓋花溪大學城,下一步,能覆蓋到清鎮職教城。”楊通成對未來充滿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