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遵義辣椒面。遵義市融媒體中心供圖 |
幸福生活“火辣辣”,紅城辣椒別樣紅。如今,遵義正在奮力打造,世界辣椒加工貿易基地,讓遵義辣椒闖出更廣闊的天地。
去年,遵義市委提出,要按照“四新一高”發展思路,全面推動辣椒全產業鏈發展,提升辣椒產業綜合實力,並以中國辣椒城為中心,以新蒲辣椒食品加工園、播州辣椒調味品加工園為兩翼(簡稱“一心兩翼”),集中打造辣椒加工貿易集聚區,為把遵義建成世界辣椒加工貿易基地奠定了堅實基礎。
7月14日,在第三場“脫貧攻堅看遵義”縣(區、市)專場新聞發布會上,播州區區長張愷、新蒲新區(經開區)管委會主任馮俊峰分別就全力打造世界辣椒加工貿易基地,做好“兩翼”工作回答記者提問。
從1998年開始,播州區就把辣椒,作為農業支柱性產業來抓,如今“小辣椒”在播州已孕育成為大產業。
播州辣椒優,優在底蘊厚
播州區曾榮獲“全國優質辣椒生產區、全國辣椒產業十強縣、全國農業標准化示范縣(辣椒)、中國辣椒之都、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等殊榮。近年來,播州全面落實“五步工作法”,緊扣產業發展“八要素”,探索出“三社融合”“返租倒包”“聯戶聯產”等辣椒種植優良模式,走出了一條辣椒產業高質量發展之路。
播州辣椒優,優在品質特
播州區屬全國優質辣椒主產區,辣椒品質深受廣大消費者青睞。尤其是播州辣椒的香味,是其他地區辣椒無法比擬的,這個特點也成就了播州辣椒在全國辣椒加工行業中不可替代的關鍵地位,播州辣椒作為國內眾多辣椒制品的“調味料”“藥引子”,被廣泛使用。
播州辣椒優,優在規模大
2020年,播州區種植辣椒38.35萬畝,種植面積位居全省第一、全國前列,規劃建設了2個萬畝辣椒產業帶、5個5千畝相對集中辣椒示范基地、12個千畝標准化示范基地,有2個辣椒專業鎮、8個專業村、168個專業組,覆蓋30余萬農民,培育職業椒農1.5萬戶,帶動貧困戶8000余戶2.94萬人種植辣椒,戶均種植辣椒2—5畝,戶均增收近2萬元。
播州辣椒優,優在鏈條長
該區擁有椒源、新佳裕、苗幺娘等14家辣椒食品加工企業,14條大型辣椒烘干線,小型烘干機683台,辣椒加工產量10萬噸、產值10億元。播州辣椒調味品加工園的20萬噸辣椒系列食品加工、火鍋生產線基本建成。遵義椒源食品公司的2萬噸鹽漬椒加工項目、卓豪食品公司的10萬噸辣椒(泡菜)加工項目正在有序推進。旭陽辣椒已遠銷美國、新加坡等77個國家。圍繞“強鏈、補鏈、延鏈”目標,全力打造辣椒加工貿易集群,為全市建設世界辣椒加工貿易基地提供強力支撐。
截至2019年,干辣椒交易量突破25萬噸,交易額達40億元,辣椒紅成為新蒲新區融入血脈的底色。
在中國辣椒之都新蒲新區蝦子鎮,貴三紅、辣得笑等大型辣椒加工企業雲集。近年來,新蒲新區堅持市委辣椒產業“一心兩翼”戰略布局,搶抓國家級辣椒專業批發市場落戶機遇,打造全球辣椒集散、產業鏈條完善、掌握定價權利的辣椒之都,提出了建設辣椒加工貿易集聚區的發展思路,充分展示新蒲新區的“紅”。
新蒲的“紅”,在於有完善的辣椒全產業鏈。在種植端,建設有規模化、標准化、商品化育苗工廠,保証育苗質量﹔在生產端,先后引進和培育重慶德庄、貴三紅、天源堂等15家企業入駐經開區。區內現有“辣三娘”“黔辣苑”等4個省級著名商標品牌,貴三紅公司已獲批國家級龍頭企業。在銷售端,中國辣椒城不僅銷售省內辣椒,也銷售來自河南、新疆等省外辣椒,還有來自印度、馬來西亞等國家和地區的辣椒,年均辣椒交易量25萬噸、交易額40億元,成為世界辣椒集散交易中心。
新蒲的“紅”,在於有專業的辣椒經濟人和辣椒科研人才隊伍。在新蒲新區,從事辣椒交易的經紀人隊伍有近3000人,遍布全國各大辣椒交易市場,不僅把遵義和貴州的辣椒賣到了國內外,還將國內外的辣椒聚集在中國辣椒城銷售。同時,新蒲新區引進了中國工程院院士鄒學校團隊、遵義市辣椒院士工作站、貴州省辣椒研究所、遵義市辣椒工程技術研究所等辣椒科研部門,整合科研院校資源,組建遵義辣椒技術研究院,成立了中國辣椒質量檢測中心,在辣椒品種選育、加工產品研發、產品質量檢驗檢測等方面開展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
新蒲的“紅”,在於辣椒加工貿易企業快速聚集。截至2019年底,新蒲新區規模以上辣制品加工企業有12家。同時,還有著集辣椒批發、倉儲、冷凍、物流等為一體,能滿足75萬噸辣椒交易量、120萬噸物流年吞吐量的中國辣椒城,掌握著全國干椒批發價格指數的發布,中國辣椒城成為貴州乃至中國辣椒行業的“風向標”。擁有全國唯一“省部共建”辣椒專業批發市場和全國重要的辣椒期貨交易市場這兩塊“鑽石招牌”,成為全國辣椒產業信息發布和產品價格形成中心、辣椒貨物物流集散中心、辣椒會展貿易中心、辣椒文化交流中心“四個中心”。(趙婧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