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在開陽縣楠木渡鎮谷陽村長沖組大蔥基地裡,每天都有10多位村民拔蔥、捆蔥、搬運、裝車,一排排綠油油的大蔥昂首挺立、莖長杆粗、長勢喜人,到處呈現著一派繁忙的豐收景象。
近年來,楠木渡鎮不斷加大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力度,以“短、平、快”農作物種植為抓手,致力解決老百姓“種什麼”最高效、最經濟的問題。在楠木渡鎮黨委政府的支持、幫助下,2018年來開陽縣亦熙種養殖合作社通過合作社+農戶方式,以每畝地500元的價格流轉農戶土地60余畝種植大蔥,帶動馬槽溝、谷陽、江山等組周邊40多戶群眾增收致富。基地採取隨季輪換的方式,提高了土地利用率、產出率、效益率,大蔥採摘完后將種植白菜、蓮花白等蔬菜。
據悉,今年大蔥基地畝產9千斤左右,總產量40萬斤,收購價格在0.7元—1元,因該大蔥品種蔥白長,味辣,是重慶、四川火鍋等必備食材,合作社通過訂單銷售銷往貴陽雲南重慶四川等地,每畝利潤在6000元左右,不用擔心沒有市場和銷路。”合作社負責人說道。
“我們去年就在基地採購了30噸大蔥,今年又准備採購100噸大蔥,今天要裝車6噸左右,這裡的大蔥品質好,可以供菜館、火鍋店使用,來自四川瀘州的採收商付師傅說。
在村裡發展產業不僅為村民帶來了可觀的收入,還帶動了村民實現家門口就業。谷陽村村民張幫先家裡有1畝土地流轉到了大蔥基地,不僅可以獲得土地流轉費,平時還在大蔥基地務工,每天有80元左右收入,在家門口就可以就業。從育苗、移栽、除草、採摘,半年來合作社已支付群眾工資10余萬元,平均每人有6千左右收入。
同時,該合作社與兩路村合作社簽訂產銷合同,統一提供種苗、技術、銷售,將在兩路村青堰壩500畝標准壩區發展種植大蔥50余畝,目前正在育苗中。
據悉,楠木渡鎮緊扣農村產業革命“八要素”,以保供蔬菜基地為引領,深入推進“1+N”產業革命模式,不斷優化“一核一帶兩走廊”產業布局,上半年來,新增高粱種植5000余畝,頭花蓼260畝,金絲皇菊100畝,高效煙葉10000畝,已出產羊肚菌500畝,辣椒460畝,蔬菜1000畝,吸納就業人數3.3萬人次,產生勞務價值388萬元。(文/圖 何秋瑩)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