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南縣: 搬遷群眾留下來有活干 走出去有門路

2020年06月12日16:10  來源:人民網-貴州頻道
 
麗景社區勞務合作社駐貴陽服務站挂牌成立。沈登芳供圖
麗景社區勞務合作社駐貴陽服務站挂牌成立。沈登芳供圖

“十三五”期間,全國要實現約1000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的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同時期,思南縣實現搬遷安置39431人,其中,跨區域搬遷至萬山23262人,縣內安置16169人。

易地扶貧搬遷成為“五個一批”工程至關重要的一項標志性工程。來自七鄉八寨的搬遷群眾,均為因病、因殘、因學、因災等原因導致的困難戶,存在身體原因、就業工作困難、學歷低、辦法少等問題。甚至更陸續出現了一些新情況新問題,就業意識不強、企業招工人崗不適、就業不規律、轉變不了自由職業習慣、不適應廠商就業模式等問題接踵而來,以致搬遷群眾的就業問題成了頭等大事。

易地搬遷不是“一搬了之”,為破解搬遷群眾“就業難”“就業亂”“就業散”,今年來,思南縣堅持以“民心黨建”為統領,在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麗景社區率先探索推行“民心黨建+勞務合作社+駐外服務站(聯絡員)+搬遷群眾”就業模式,搭建搬遷群眾“致富橋”,推動搬遷群眾實現安居樂業,聚攏零散勞動力,推動搬遷群眾從身份上、思想上、認同上能適應、快融入和穩得住,完成“貧困戶”到“搬遷富”的歷史蛻變。

筑實“民心黨建”

——組織引領,搬遷群眾聚攏來

麗景社區黨支部成立於2018年,但思飛作為副科級干部選派到麗景社區,一直參與社區支部工作,始終秉持以赤子之心對待群眾,以奉獻之心對待事業,因為能力強、作風過硬、群眾認可度高等原因,從副書記轉為書記,代理主任。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近年來,麗景社區從隊伍建設、陣地建設、機制建設等方面入手,通過強隊伍、強責任、強服務、強發展、強保障,不斷筑牢夯實基層組織基礎,持續拓展“民心黨建”內涵。同時按迅速建立健全居民委員會、監督委員會,工會、團委、婦聯、合作社、衛生服務站等“六類組織”,配強各類組織班子,形成以黨組織為核心、自治組織為主體、群團組織和各類社會服務組織為紐帶、經濟組織為支撐的安置點社區基層組織體系。

思南縣雙塘街道黨工委副書記、辦事處主任詹日懷介紹,麗景社區按照“居社合一”方式,採取社區‘三委’與合作社理事會、監事會交叉任職、交叉管理方式,由社區黨支部書記擔任勞務合作社理事長,實現支書、居委會主任、合作社理事長‘一肩挑’,居支成員、黨員、致富帶頭人參與生產經營管理,使黨支部的政治和組織優勢與合作社的經濟優勢互促融合。

按照盡銳出戰要求,麗景社區通過派駐一批、民選一批、專職一批、公益崗位安置一批等方式,調劑8名干部專職抓社區工作,落實“四個劃轉”管理機制,實行定期評估制。選優配強居支監三委班子,民選居支監三委干部12名、居民小組長15名、網格長15名、樓棟長44名。志願服務者4名、社會工作者2名,組建了20人的群眾義務聯防隊和10人老年義務監督隊。

按照“摸清底數、區分類型、分類施策”的思路,麗景社區採取逐戶上門、進家見人、面對面交流、線上互動的方式,全面摸底社區就近就業人員、外出務工人員和在外技能人員,分類建立搬遷群眾勞動力信息庫,精准摸清勞動力性別、年齡、文化、勞動技能和就業意願、去向等情況,引進在外人才資源帶動搬遷弱勞動力,按照一戶一檔、一人一崗要求,建立4453個務工供給台賬。

同時,麗景社區摸底殘疾家庭、弱勞動力家庭和能干事想干事家庭情況,圍繞就業、創業和產業三個類別,精准摸清易地搬遷安置點各級黨委、政府在項目、資金、政策、人才、培訓等方面的支持情況,摸清可支持政策底數,制定弱勞動力、無勞動力“一人一策”就業幫扶措施,按照一業一檔、一類一檔要求,對標30多項政策支持,建立“黨建+搬遷戶+政策”監測台賬。同時,建立小微企業、園區企業和春暉企業三本用工台賬,按照一企一檔、一崗多人要求,建立5000余個各類崗位需求數據台賬。

建強“勞務合作”

——對接市場,穩定崗位留下來

現年62歲的吳顯楊,經定向施培、因人施培后,被安排到縣人民醫院從事后勤保潔服務工作。他表示“臉朝黃土背朝天”干了幾十年農活,患有慢性病,沒上過學,沒進過城,如今搬進城就有2000元的工資可以領,生活有保障,還有結余存著養老。

在農村,60歲以上老人可以下地干活,但搬到縣城后,技工做不了,企業用工都偏向壯勞力。為打破年齡、勞動力限制,麗景社區充分尊重市場規律和群眾意願,在設立新市民創業就業服務中心的基礎上,2019年率先成立勞務合作社,出台《思南縣麗景社區集體經濟專業合作社管理制度》《思南縣勞務合作社章程》,將社區勞動力、弱勞動力或半勞動力全部吸納入社,享受工會政策和待遇,實現穩定就業、持續增收。

合作社同時受益全縣建檔立卡和易地搬遷戶,為能干事、想干事、沒有干事渠道的貧困戶開通入社“通道”。發展飛地經濟油牡丹產業,將55歲到70歲這類搬遷人群結余勞動力轉化為發展生產力,帶動就業200余人。

麗景社區勞務合作社就業信息員安樹蓉介紹,成立勞務合作社具備組織優勢、平台優勢、保障優勢和社會優勢,隻要肯干事、隻要有點勞力都能享受工會政策,建立數據台賬,分類就業推薦管理,最大化服務各類勞動力群眾。組織號召,各方響應。易地扶貧工作是脫貧攻堅重要工程,在黨組織的領導下,洽談就業崗位,企業等社會組織更加願意發揮各自社會力量和優勢投身脫貧攻堅工作,以致輸出去有崗有業,拓寬就業渠道。

廣搭平台,授人以漁。搬遷群眾加入勞務合作社后受維權保護服務,通過勞務包工,為搬遷戶搭建創業就業“聯姻”平台和學習一技之長的渠道,陣地建設、經費保障、人員配備到位,輸出去、工資待遇等有序有力。

圍繞學員實際,將理論培訓、實操培訓和心理健康培訓貫穿就業創業前中后三個階段,搭建整合政策、企業用工和上級的平台,根據搬遷群眾人員、年齡、身體等情況,抓好崗位保障、按需施培、因人施培,補好各類人員“精神鈣”,育強“新能手”。

社會助力,穩定就業。按照“黨支部+合作社+園區+搬遷群眾”的模式,構建“生產線+專項招聘+靈活就業”工作格局,實現社區有勞動力家庭戶均1.7人就業目標。建立4家扶貧車間,推薦就業156人,將適合在家加工的初級產品“送崗上門”,讓車間在弱勞動力或半勞動力家庭“開工生產”,目前惠及26人。

做優“勞務輸出”

——易地服務,多種選擇送出去

6月3日,社區11名搬遷群眾在勞務合作社駐貴陽服務站工作人員的陪同下,前往貴陽應聘就業。

毛萬友是其中一員,原計劃在家附近找個千把塊工資的工作,卻一直沒合適的,“我以為沒辦法出去打工賺錢了,沒想到社區統一組織安排專車送我到貴陽。”

社區黨支部書記但思飛介紹,前期一個偶然機會,獲悉貴州筑康城市管理服務有限公司大量招收保安保潔人員,且對勞動技能和年齡要求不高,本人立即帶隊前往貴陽洽談,達成輸送200余個就業崗位的合作協議,並挂牌成立社區勞務合作社駐貴陽服務站。

搬遷戶子女孟正萍,今年7月份畢業,麗景社區吸納她加入勞務合作社,通過駐貴陽勞務服務站,為其找到符合專業的實習崗位。

為規范化管理運作,服務站建立聯絡服務機制,選派服務能力強、有感召力的2名勞務合作社社員擔任站長和副秘書長,優選具有影響力的春暉人士擔任常務副站長,常駐點管理。合作社主要提供就業資源、就業渠道、后勤保障、維權、管理“零距離”服務,為在貴陽就業新市民搭建一個服務、維權、就業交流平台,推出300個就業崗位,推薦就業72人。

“群眾在哪裡,黨的建設就跟進到哪裡。”麗景社區在駐外勞務合作社成立臨時黨支部,鼓勵在駐外地、用工過程中表現優秀、職業素養高、思想覺悟高的群眾加入黨組織,選優配強組織成員。組建企業協調組、春暉聯絡組、動態監測組、宣傳動員組、便民服務組等8個臨時小組,將戰斗任務明確、細化、公示,讓搬遷群眾吃下就業創收“定心丸”。

勞務合作社派駐貴陽服務站臨時黨支部書記向維海介紹,下步將全力做好服務站工作,專人負責聯絡日常事務,開設24h服務熱線,發揮組織化和社會化動員優勢,凝聚更多鄉友力量,鼓勵鄉友圍繞春暉感恩、春暉人才助力就業,力爭更多企業崗位資源,轉化為勞務服務家鄉的資源。(沈登芳)

(責編:郜林筱、陳康清)

貴州新聞推薦

移動端新媒體

  • 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
  • 貴州頻道手機版貴州頻道手機版
  • 貴州頻道新浪微博貴州頻道新浪微博
  • 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