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波:黨建有溫度 致富有力度

2020年06月02日14:46  來源:人民網-貴州頻道
 

黨旗生輝,照亮荔波縣脫貧攻堅路﹔眾志成城,家家戶戶共筑小康夢。

暮春時節,黔南州荔波縣大地上處處活躍著黨員干部帶領群眾脫貧致富的忙碌身影,抓黨建促脫貧帶來的無數變遷,正在這片生機勃勃的土地上不斷上演。

荔波縣,地處貴州深度貧困地區“三山”中的月亮山和瑤山,素有“地球綠寶石”“全球最美喀斯特”之稱。近年來,荔波縣著力將黨建與精准扶貧深度融合,以黨建促脫貧、以脫貧強黨建,創新推行“黨建+”扶貧新模式,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了堅強的組織保障。

益覺村第一書記蒙建骨與群眾帶著斗篷在烈日下一起種藕。

強基礎 筑牢脫貧攻堅“橋頭堡”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農村富不富,關鍵在支部。

走進荔波縣玉屏街道辦事處水撈村岜合擴繁育苗基地內,荔波金果的苗長勢正好,鐵皮石斛苗即將可以移栽,300多畝的基地裡,就有50多名務工人員。

57歲的水撈村村民姚引春在基地裡找到了自己的第一份工作——在基地裡做管護工作。“我們在基地裡上班100元一天,做的活路也輕鬆,離家也近。”姚引春的家距離基地有20多分鐘的路程,每天早上八點,她就和寨子上的同伴一起來到基地上班。

“每天工作8小時,如果不下雨,一個月能夠工作20多天。來這裡上班以來,我有幾個月都領到了2000多元的工資。”姚引春說,對於如今的日子,她格外滿意。“水撈村能有今天的發展,是與我們村有一個好的村黨支部和一批黨員能人引領分不開的。”

各村在種養殖基地、農民合作社等產業鏈上成立黨組織,強化黨建引領。

過去的水撈村,是典型的石漠化山區,村民的主要收入就是在山窩窩裡種玉米,在小塊田裡插水稻,幾乎沒有產生經濟效益。土地貧瘠,沒有產業,是造成水撈村貧困的主要原因之一。

2017年8月,通過招商引資,貴州啟明農業科技有限公司來到荔波,“荔波有著很好的氣候、降雨量、土壤等自然條件,對於鐵皮石斛和脆蜜金柑的生長有著很好的優勢。”貴州啟明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虞現根說道。

“變化最大的肯定是村民的收入。”據水撈村支書歐慶文介紹,岜合擴繁育苗基地只是企業的馬鞍山田園綜合體的其中一個基地,現在的水撈村馬鞍山田園綜合體是一個涵蓋了育苗中心、精品果園、農耕文化體驗區、花卉種植體驗區等17個項目的基地,面積5700畝,可解決7000多人的就業。

“幫錢幫物,不如建個好支部。強化支部政治功能,打造為民務實隊伍,是增強黨組織凝聚力、號召力的根本,也是帶領村民走出一條幸福、和諧、富裕之路的重要基礎。”歐慶文一語道出問題的關鍵所在。

水撈村黨支部只是荔波縣基層黨組織建設的一個代表。

近年來,荔波縣通過創新開展以干群魚水“三連心”為主要內容的“守初心、心連心”活動,組織黨員干部與群眾同干“連心活”、同談“連心事”、同吃“連心飯”,使情況在一線掌握、政策在一線宣講、工作在一線推動、作風在一線錘煉,進一步密切干群關系,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裡”,有效提升廣大群眾對脫貧攻堅的認可度和獲得感。

建隊伍 選好脫貧攻堅帶頭人

打贏脫貧攻堅戰,關鍵在人。

在荔波縣朝陽鎮,有一彎美麗的月亮湖,月亮湖畔,50多畝黃金百香果苗正抽枝發芽。將這一片荒地變成果園的龍世勇告訴筆者:“再過幾個月,這些百香果就要結果了。”這是龍世勇打造的百香果採摘體驗園。他的目標,是通過示范,讓八爛村的老百姓端上“農旅”這碗飯。

“自己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富。”這是龍世勇經常挂在嘴邊的一句話。他說,以前村民等靠要思想嚴重。怎樣帶動貧困戶發展產業,脫貧致富?

2019年3月,龍世勇在縣扶貧辦的組織下,和縣裡其他53個貧困村創業致富帶頭人一起,到廣州參加了“東西部扶貧協作貧困村創業致富帶頭人”培訓班。在為期10天的學習中,龍世勇學到了不少新的種植技術和先進的經營理念,用他的話說,有一種“醍醐灌頂”的感覺。

看准了精品水果的市場前景,他決定返鄉干一番事業。“我們荔波的旅游發展得很好,八爛村本身就有精品水果等產業,如果能夠與旅游結合起來,會得到很好的發展。”回村之后,龍世勇就走村串戶,跟村民說起了發展農業觀光旅游的想法。但是仍有一小部分群眾不認可,他們認為,現在的生活還過得去,如果發展新的產業,萬一行不通,豈不是功虧一簣,雞飛蛋打?

玉屏街道黃金百香果種植管理技術現場培訓。

龍世勇決定干給村民看,用效果去改變村民的觀念。於是,龍世勇和當地弘佳合作社的其余6個人一起,在美麗的月亮湖畔流轉了50畝地種植黃金百香果。

多年來,八爛村的精品水果一直為人所稱道,特別是枇杷的種植,更是遠近聞名。隨著精品水果產業的發展,八爛村的村民變得越來越富有。在龍世勇的帶動下,很多村民走上了致富路。

村民變得富裕起來的同時,八爛村的村庄環境也變美了,家家戶戶住起了小樓房,房子的外牆上,畫著各種各樣的畫。龍世勇說:“我們村寨越來越美,發展旅游真的是一個好項目,游客多了,人氣旺了,八爛村的未來會越來越好。”

人人爭當帶頭人,村村都有“好家長”。為打造精干高效的脫貧攻堅隊伍,荔波縣堅持把能否勝任脫貧攻堅工作作為標准,高標准、嚴要求持續對村黨組織書記作用發揮情況進行集中排查,逐村分析研判,對作用發揮不好、不能正常履職的進行調整撤換,確保“個個過硬”,以不減弱村級力量為前提,採取增設村黨支部副書記、村委會副主任的方式有序推進村黨組織書記、村委會主任“一肩挑”,進一步強化黨對農村工作的領導。

“黨支部+X+貧困戶”深化黨建精准扶貧

“扶貧工作推進到哪裡,黨的組織就建到哪裡,黨的工作就開展到哪裡。”荔波縣委常委、組織部部長李鬆說。

荔波縣在脫貧攻堅戰區設置臨時黨委,充分發揮“用旗幟聚人心、用組織管隊伍”的作用﹔在省州駐村工作隊和縣下派脫貧攻堅隊設置臨時黨支部,認真履行“一宣六幫”職責。積極推廣“黨支部+合作社”的“村社合一”發展模式,在各村成立以村級名義注冊的農民專業合作社,並建立功能型黨支部,由鄉(鎮、街道)黨(工)委管理,在村黨支部的直接領導下開展工作,帶領群眾發展產業,誠信守法經營。

小七孔豆村壩百香果基地。

為幫助群眾發展產業增加收入,荔波縣堅定不移實施以桑蠶為“一縣一業”主導產業,大力發展精品水果、青梅、中藥材、特色養殖、蔬菜5大特色優勢產業,因地制宜發展茶葉、辣椒、馬鈴薯、葡萄、小花生、冷水魚、白芨等輔助產業,形成“1+5+N”產業扶貧發展體系。同時,以黨組織為核心、合作社為載體、產業基地為依托、農戶為基礎、其他要素為補充,建立黨支部、合作社、產業基地、農戶等聯合體,推行“黨支部+X+貧困戶”利益聯結機制,促成經營主體與農戶“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產業發展共同體。目前,全縣90余家企業、合作社與5600余農戶簽訂利益聯結。

“每年有土地流轉費收入,還有在桑園內打工掙錢的收入,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孩子的讀書問題和家庭的基本費用。我雖然是貧困戶,但我要用勤勞的雙手爭取給這個家一個美好的未來。”小七孔鎮中心村貧困戶莫炳杰堅定地說。

如今,全縣上下在“1+5+N”產業發展的驅動下,輻射帶動了1.58萬戶4.91萬群眾實現增收,全縣農業增加值增長5.6%,為脫貧攻堅夯實了基礎。

小康路上,荔波縣正大步跨越,黨建的旗幟飄揚在脫貧攻堅最前線,熠熠生輝。(文/圖 王鐵清 李唯睿)

(責編:顧蘭雲、陳康清)

貴州新聞推薦

移動端新媒體

  • 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
  • 貴州頻道手機版貴州頻道手機版
  • 貴州頻道新浪微博貴州頻道新浪微博
  • 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