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花崗區巷口鎮:羊肚菌鋪開致富路

2020年03月17日11:11  來源:人民網-貴州頻道
 
羊肚菌。
羊肚菌。

春耕不誤時。隨著天氣逐漸變暖,近日,紅花崗區巷口鎮中山村寨上組51個大棚近30畝羊肚菌迎來豐收季。走進菌棚,隻見一壟壟羊肚菌密密麻麻地生長著,每一朵都模樣乖巧、討人喜歡。

羅中雲是中山村的種植大戶,2019年起,租賃寨上組的閑置大棚開展辣椒種植,由於經驗不足,收益不夠理想。后來,飯桌上一次偶然的閑聊,讓他萌生了種植羊肚菌的念頭。說干就干,清溝、排水、大棚維修、管道安裝,依托“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模式,短短兩周就建起了30畝羊肚菌種植基地,同時引進余慶縣香源菌業科技有限公司,負責羊肚菌菌種、營養包提供、種植技術服務和病虫害處理。

基地建成后,合作社優先招錄周邊貧困戶,目前在基地裡長期穩定就業的貧困戶就有5名,其中殘疾人2名,工資每月3000到5000元不等。到旺季,合作社還會招聘臨時工,均已貧困戶為主,人數最多的時候能有30來人。自去年11月26日開始修繕大棚以來,不到四個月的時間裡,已幫助村民累計增收7萬余元,袁良友就是其中受益的貧困戶之一。袁良友是中山村村民,他雖言語殘疾,卻身殘志堅,靠進入合作社務工增收致富,實現了脫貧。“別看他殘疾,不會說話,但人特別勤快,有時光犁土他一個月都要掙個七八千,前幾日還天天跑到我家來找我要活干。”羅中雲微笑的說。

“集約化、設施化已成為羊肚菌種植的必然之路,由於當地海拔高,溫度回升慢,加之土壤、濕度條件適宜,羊肚菌出菇期長,長勢良好,預計畝產500斤左右,採摘可持續45天,總產量可達5噸以上,預計收益60余萬元。”余慶縣香源菌業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劉彥青說。

羊肚菌長勢好,種植戶的腰包就鼓的高,鞏固脫貧成效就能做得好。看到羊肚菌長勢好、產量高,羅中雲打心底裡高興。但面對疫情,他也總擔心,“雖然鮮菇出來了,產量也起來了,但如果賣不出去,今年可能又要搞虧了。”

其實羅中雲的擔心是多余的。3月11日,鎮干部李冰在下村走訪摸排殘疾人就業情況時,已經了解到了這個情況,李冰專門拍了照片發到單位微信工作群和朋友圈,並附上羅中雲的聯系方式,呼吁大家為合作社打開銷路,助力脫貧。其他干部積極響應,紛紛轉發,號召身邊親戚朋友購買,令人驚喜的是,羊肚菌竟然在微信朋友圈“火”了。大家你2斤、我5斤、他10斤,短短兩天時間,就預定了幾百斤。3月13日下午,鎮通訊員到現場採訪后,通過公眾號推送銷售信息,目前該鏈接點擊量達1147次。

農產品有了銷路,羅中雲的心放下了一半。“鎮政府幫我們種植戶到處想辦法,這兩天,鎮村干部也都在朋友圈幫我們宣傳,現在手頭已經接了幾百斤的訂單,其他訂單還在不斷增加,給我吃下了定心丸。”他激動地說道。

“等這一季羊肚菌收完,我馬上要開始260畝辣椒的種植,今年的辣椒主打二荊條、朝天椒、珠子椒、遵辣9號四個品種,希望能進一步帶動村民,特別是讓貧困戶增收致富,助力鄉村振興。”對於下一步種植計劃,羅中雲信心滿滿。(文/圖:陳杰 高夢林)

點擊查看人民網貴州頻道新冠肺炎疫情報道

(責編:鄧慶雨、陳康清)

貴州新聞推薦

移動端新媒體

  • 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
  • 貴州頻道手機版貴州頻道手機版
  • 貴州頻道新浪微博貴州頻道新浪微博
  • 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