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安順市關嶺布依族苗族自治縣跨越“地球裂縫”花江大峽谷,駛過“中國第一高橋”壩陵河大橋,並道全國同步小康路。在全縣脫貧出列的進程中,地球裂縫“掌燈人”關嶺供電局一路相伴,以助力脫貧攻堅為己任,通過打造堅強電網,全力服務扶貧產業、易地扶貧搬遷項目用電,多措並舉,為關嶺縣脫貧攻堅注入強大的電網力量。
打造堅強電網 電力供應有保障
經濟發展,電力先行。為不斷滿足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電力需要,關嶺供電局採取扶貧+農網升級改造模式,建強鑄優電網。用安全、可靠、穩定的電力供應護航脫貧攻堅。
據悉,2014年以來,關嶺供電局堅持把脫貧攻堅作為首要政治任務來抓,主動與當地政府對接,掌握全縣用電需求,圍繞脫貧攻堅開展電網建設。累計完成農村電網升級改造投資建設2.68億元,重點解決貧困地區群眾用電問題,完成23個中心村電網改造和78個貧困村通動力電任務,惠及13萬人口。
通過持續開展電網建設,改善了農村中、低壓電網結構,消除了低電壓台區,全面滿足了動力戶、產業扶貧項目的用電需要。
目前,關嶺電網共有變電站10座,10千伏線路49條,變壓器1501台,有能力為關嶺社會經濟發展提供強勁的電力供應保障。
移民搬遷到哪裡 供電服務就跟到哪裡
為確保易地扶貧搬遷戶能夠“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關嶺供電局積極配合當地政府,切實做好配套供電工作,主動服務,收集安置點的建設規模和用電時序,編制安置點用電配套項目規劃,做到電網規劃始終先行一步,從而及時、合理、有效地融入扶貧搬遷整體規劃當中,滿足安置點建設需求。全力為關嶺縣同心社區、同康社區等15個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97個產業扶貧項目提供電力供應保障,惠及搬遷群眾2.5萬人。
為方便搬遷群眾辦理用電報裝手續,該局將營業大廳“前移”,在移民安置房建設完畢的第一時間設立了臨時辦公點,現場為搬遷戶提供快速、高效的用電手續辦理服務。對特殊人群開辟綠色通道,按照“特事特辦、急事急辦”的工作要求,抽調技術骨干組成“電亮先鋒”黨員服務隊進駐移民搬遷社區,開展安全隱患排查,上門教授安全用電知識,期間,共為搬遷群眾解決用電安全隱患40余起,解決家中用電問題200余個。
本著“為民排憂解難題”的初心,針對搬遷戶、農村用電問題進行“再梳理,細排查”。2019年初,關嶺供電局還成立了貧困戶信息核查工作組,對全縣6914戶貧困戶逐戶開展用電情況摸底排查,爭取專項資金298.5萬元,全面解決危改房通電問題,扶貧工作多次獲縣委縣政府書面表揚。
主動擔責 扶貧產業動力足
“供電服務很周到,我只是打一個電話,他們就上門服務來了。”關嶺縣花江鎮木工村搞水泥銷售的村民毛國棟這樣評價當地的供電服務。
據了解,毛國棟為返鄉創業人員,他從浙江打工回到家鄉,投入30萬元創辦個體戶水泥銷售。起初,水泥銷售點沒有通電,這讓毛國棟一家非常著急。關嶺供電局得知這一情況后,立即開辟返鄉創業用電“綠色通道”,及時安排工作人員上門開展用電勘查,進行施工架線、安裝低壓空氣開關等服務工作。由於供電及時,他的水泥銷售在鄉村通路建設供應中見了效益。
本著“為客戶創造價值”的服務理念,關嶺供電局全面優化營商環境,建立一對一的客戶經理服務機制,通過微信群,地方電視台及時宣傳相關電價惠民政策,幫助企業進一步降低用電成本。
為全面助推扶貧產業發展,關嶺供電局主動擔責,積極為政府分憂。投資480余萬元解決29個扶貧產業項目用電設施建設。通過開通綠色通道,積極協調配合項目建設,讓扶貧產業在用電方面無后顧之憂,幫助扶貧產業實現早上快上。
結對幫扶 助貧困戶摘“窮帽”
“新建電杆80余基,投入12萬元新建養牛場專變,更換電表400余塊。”這是一串有溫度的數字,實實在在地給嶺豐村帶了質的變化。
2017年,關嶺供電局從縣委縣政府接過幫扶嶺豐村脫貧出列的重任,立即派駐村工作人員到關嶺縣嶺豐村開展幫扶工作,助村委開展村容村貌整治、完善基礎設施、開啟村產業發展。
“以前電飯鍋煮飯都煮不熟,小陳一來,這些問題都幫我解決了。有時候還帶著酒菜來陪我吃飯,心裡很感動,小陳他人很不錯!”談到駐村干部陳孝全,70多歲的老人陳天畢翹首稱贊。
按照工作要求,關嶺供電局12名結對幫扶干部定期走訪嶺豐村貧困戶,保持與貧困戶感情溝通和政策幫扶,組織為貧困戶捐款10343元。在物質上給予幫助的同時,還共同在增收上想對策,謀出路,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許多貧困戶種起了皇竹草、喂上了豬,既鼓了錢袋子,又樹立了脫貧致富的信心。
通過結對幫扶,嶺豐村貧困發生率由2014年的28.47%降至2019的1.59%,實現全村脫貧出列。
光伏扶貧 村民晒著太陽把錢進
光伏扶貧被稱為貴州關嶺縣精准扶貧的“領跑者”。太陽能光伏發電是最為優質、環保的綠色能源之一,為加快推進扶貧產業發展,關嶺縣結合實際情況,在全縣大力發展光伏發電的新型扶貧產業,通過採取建分散式光伏發電和村級光伏發電站相結合的方式分步實施扶貧項目。
在光伏項目建設之初,關嶺供電局派遣兩名工作人員到縣發改局光伏扶貧產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工作,負責光伏扶貧產業發展,統籌協調相關事宜,加強與上級能源主管部門對接。
為確保光伏扶貧項目盡快出成效,關嶺供電局主動派出專業人員,為安裝分布式屋頂光伏發電的農戶開展上門服務,實地檢查光伏組件安裝情況及安全技術措施,了解農戶的實際需求,幫助農戶解決光伏發電相關問題,保証光伏電量不丟失,確保扶貧項目及時見效。
2017年以來,關嶺縣已在崗烏鎮、坡貢鎮、新鋪鎮、沙營鎮、花江鎮板貴鄉建成220V居民分布式屋頂光伏扶貧發電項目315戶,利用每戶自有房屋頂建一個5.5千瓦的光伏發電站,每年為貧困家庭戶均增收8000余元。
“以前我們都是靠種地吃飯,一年下來也存不了幾個錢。自從光伏電站建好后,坐著晒太陽都有錢進。”新鋪鎮江西村村民韋順紅指著自家屋頂上的光伏電站說道。
關嶺供電局黨委書記席本領表示:“下一步,我們將以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為工作目標,滿足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電力需要,全力服務地方社會經濟發展。”(文/圖:王進 易黎)
點擊查看人民網貴州頻道新冠肺炎疫情報道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