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時間 補損失

貴州印江:群眾家門口務工 掙錢顧家兩不誤

2020年02月26日18:58  來源:人民網-貴州頻道
 
河西村食用菌基地 陳繼 攝
河西村食用菌基地 陳繼 攝

採木耳、運木耳、晒木耳……初春時節,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縣朗溪鎮河西村的食用菌基地上,春耕勞作一派火熱。

剛給露天栽培的木耳噴完水,田茂元又開著三輪車來回於晾晒棚與木耳基地之間,轉運工人採下的黑木耳。雖然在基地務工不久,但田茂元已掌握了基本操作技術,手上的活兒干得嫻熟。

停穩三輪車,田茂元扳著手指算了一筆賬:“在這裡務工很劃算:一是可以找點錢,二是有機會學點種植技術,三是可以照看父母。”

51歲的田茂元是印江縣朗溪鎮河西村新華組村民,上有耄耋之年的父母,下有未成婚的兩個小孩。為了生計,他在外務工20多年,已倦於在漂泊的日子,一直視機回鄉發展。

2019年10月,正值印江縣朗溪鎮河西村食用菌種植用工高峰,回鄉的田茂元成為了食用菌種植基地上的一名管理員,負責菌棚保溫、菌棒注水、木耳搬運。

“每月收入3000元,要比在外打工少一點,但是在家就不用交水費和房租費,也過得踏實。”搬著一筐筐木耳上車,田茂元很是滿意,一臉喜色。

這幾天,隨著黑木耳迎來新一輪採收期,建檔立卡貧困戶石世霞也走進家門口基地,和村民一起採收黑木耳。石世霞滿意地說:“產業發展得好,我們在裡打工隔家近,一天有七八十元錢收入,回去還可以幫孫子煮飯、洗衣服。”

“最近每天都是二三十人採摘,最多的時候有100多人。”河西村食用菌基地管理負責人田建江說,得益於村裡食用菌產業的發展,當地群眾每年在基地上就近務工收入就達60多萬元。

“在家務工還真好,又能照顧老和小!”時下,隨著工業企業復工復產、農業春耕生產有序推進,在印江也有不少農民像田茂元、石世霞一樣,在家門口的農業園區或工業企業就近務工,實現掙錢顧家“兩不誤”。

務工收入是印江群眾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該縣以大抓項目為突破口,提供更多就業崗位﹔以產業帶動為切入點,擴大就近就業范圍。同時,立足就業創業需求,積極採取“招工+培訓+就業”、“職業培訓+實用技術+門口辦班”模式,對農民進行培訓,為農民提供就近就業渠道。

如今,隨著印江縣工業產業快速發展、農業產業風生水起、旅游產業蓬勃發展,以及金融、就學、稅收等就業創業政策的深入實施,已有數萬名群眾走進工業企業、農業園區和旅游行業等地,實現就近就業、持續增收。(左禹華 陳繼)

點擊查看人民網貴州頻道新冠肺炎疫情報道

(責編:羅彬月、陳康清)

貴州新聞推薦

移動端新媒體

  • 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
  • 貴州頻道手機版貴州頻道手機版
  • 貴州頻道新浪微博貴州頻道新浪微博
  • 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