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蒸饅頭,治污為啥總瞄著老百姓的生計

耶律

2020年01月17日14:18  來源:光明網-時評頻道
 

  1月14日,河北省邯鄲市臨漳縣下發《關於加強對大灶蒸饅頭、炸丸子等燃燒木材、劣質散煤開展巡查的通知》,直指當地延續多年的大灶蒸饅頭、炸丸子等習俗,稱將展開巡查。這一通知迅速引發輿論爭議,不少民眾留言表示,臨近春節“不讓蒸饅頭炸丸子”讓人無法理解。其后,當地回應稱該通知強調的是對燃燒木材、劣質散煤開展巡查,系出於保護大氣環境的考慮,群眾過春節蒸、煮、炸使用天然氣、煤氣、潔淨煤都是允許的。

  臨漳縣能夠及時回應社會關切,並以補充通知的方式,細化解釋已發通知,這至少表明,地方政府對民意訴求是重視的,也願意與老百姓進行積極的溝通互動。這樣的姿態當然值得肯定,畢竟,政府行政就該與民眾意志相向而行。

  不過,也應該看到,盡管當地及時採取了補救措施,但這一事件其實已經產生了極為不良的負面影響。政府公文代表的是政府政令,應該具有起碼的嚴謹和嚴肅性。這樣一則語言表述不准確、內容審核不嚴謹的通知,廣為流傳,在鄉間村舍制造緊張氣氛,在社會上被視為包袱笑料,不僅嚴重干擾了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也對政府的權威和公信力形成傷害,並不可取。

  其實,當地在后續回應中所謂的“語言表述有不准確”,仍非問題的關鍵。此次輿情的關鍵,還在於前后兩份通知中,貫穿始終的一個大大的“禁”字:禁止使用木材、散煤蒸饅頭、炸丸子。

  不管是第一份通知,還是補充通知,均表示“將對燃燒木材、劣質散煤開展巡查”,這意味著,在當地延續多年的民間習俗“用劈柴大灶蒸饅頭、炸丸子”,將不再是合法合規的存在,而是屬於被查處、問責的違法違規行為。這也是民眾最為焦慮的地方。很多人想不通,每年春節前都會上演的年俗,今年為什麼就不行了呢?

  當地政府出台治理大氣污染的相關政策,當然很有必要。但在具體的政策實施上,也應該循序漸進,多一些理解。一方面,當地長期形成的生活習俗,寄予著民眾對於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很難輕易改變。一旦政府採取行政命令的方式去改變,則必然效果不彰,甚至會產生強烈的反彈。老百姓會說:我們不就是蒸蒸饅頭嘛,怎麼會牽扯到污染空氣的大問題上呢!

  另一方面,在老百姓的整體生活水平和方式沒有發生根本性變化之前,強求百姓改變傳統生活習慣,也不切實際。民眾並非不知道使用天然氣、煤氣來炸丸子、蒸饅頭更清潔,但要把這樣的認知落實到行動上,既需要老百姓願意使用清潔能源,也需要地方能夠提供相應的基礎設施。如果煤氣、天然氣在農村並不普及,且價格高昂,又怎麼能強求老百姓都去使用呢?而多地實踐也表明,潔淨煤使用起來不起焰、熱量低,這就決定了其很難用來為蒸饅頭或炸丸子供能。

  凡此種種,都需要當地政府通盤考慮,絕不是僅僅下發一個通知、啟動全覆蓋的巡查就能解決的了的。

  近年來,一些地方在治污時總是會出現一些令人驚訝的偏差。不是給老百姓的鍋灶上貼封條,就是清走老百姓的散煤讓老人孩子受凍,要不就是禁止大家蒸饅頭炸丸子等等。這種把治污的目光盯到老百姓生計上的做法,不僅會引起民眾的反感,實踐效果也不會好,更有擾民的嫌疑。說到底,這些地方官員在社會治理上的種種不接地氣、不近人情之舉,暴露出來的還是“以人民為中心”意識的缺失。(耶律)

(責編:羅彬月(實習)、陳康清)

貴州新聞推薦

移動端新媒體

  • 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
  • 貴州頻道手機版貴州頻道手機版
  • 貴州頻道新浪微博貴州頻道新浪微博
  • 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