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懷市茅台鎮作為中國西部綜合競爭排名第一的經濟強鎮,在經濟高速發展進程中,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間的矛盾逐漸凸顯,那麼,如何守牢“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已經成為該鎮亟待解決的一大難題。
為培養鎮域企業依法生產的法律意識,近日茅台鎮組織開展了一次“送法入千企”生態環保宣傳活動,各部門干部深入各企業事業單位發放《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條例》《貴州省生態保護條例》等法律條文宣傳冊,並以村為單位組織周邊企業召開座談會,宣傳生態環保相關法律知識,引導鎮域各企業單位依法生產,促進地區經濟與生態和諧發展。
據了解,在鎮人民政府的倡議下,各生產企業根據企業及溪溝分布情況,建立了以企業法人或企業法人代表為“溝長”,每周進行一次輪換巡查的“溝長制”,自發開展“巡溝”行動,發起行業監督,舉報違法生產和違法排污行為,攜手茅台鎮黨委、政府共建“水綠山青岸美”的生態茅台。
溝長制建立后,大大小小的“溝長群”應運而生,各企業溝長在群內交流心得體會,反饋巡查發現問題,並按照“誰污染、誰治理”的原則督促環境污染企業擔負起主體責任,對企業周邊環境進行綜合整治。與此同時,茅台鎮在生產企業“自治自理”的生態環保格局已基本形成,赤水河茅台流域各溪溝支流的生態巡查力度再次得到提升,經濟發展和生態保護趨向平穩,可持續發展和依法生產的理念深入人心。(李茂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