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重點建設的道路,新區負責推進的項目是鬆柏環線北段(貴安段),目前已完成可研、初步設計等工作,力爭2020年上半年完成項目建設。”貴安新區規建局城市建設管理處負責人張偉說。談起貴安新區的發展建設,作為參與者和建設者,張偉認為,貴安新區從一張白紙開始,6年的發展歷程,已經繪出屬於自己的色彩。
6年時光,隨著第一條道路的通車、第一座立交橋的建成、第一棟高樓的出現……貴安新區在城市建設方面始終在加速前進,一座宜居宜業宜游的現代新城正在黔中大地綻放光芒。
優化空間布局 建設現代新城
2014年1月6日,國務院批復同意設立國家級新區——貴安新區,規劃定位為中國內陸開放型經濟示范區、中國西部重要的經濟增長極和生態文明示范區,為西部大開發的五大新區之一,第八個國家級新區﹔
2014年2月19日,《國家發展改革委關於印發貴州貴安新區總體方案的通知》(發改西部[2014]298號)在貴州省《貴州貴安新區總體方案》中指出,根據區域自然特點、資源稟賦條件、產業發展定位、城鄉規劃布局等,貴安新區在空間上分為五個功能區﹔
2014年6月19日,貴州省人民政府正式作出批復,原則同意《貴安新區總體規劃(2013-2030年)》﹔
……
作為國家級新區,貴安新區嚴格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建城市、聚人氣,廣招商、興產業”工作主線,以“一城一帶”建設為重點,高標准、高品位推進城市建設。
規劃布局方面,貴安新區依托良好的山水資源,在宏觀空間結構上以尊重自然、順應自然、探索山地新型城鎮化發展路徑為理念,構建“一核兩區”的空間結構——“一核”即核心職能聚集區,主要包括貴安生態新城、馬場科技新城、天河潭新城、花溪大學城、清鎮職教城﹔“兩區”指特色職能引領區和文化生態保護區。特色職能引領區包括平壩新城、樂平產業功能區、蔡官產業功能區。文化生態保護區包括屯堡村寨群落、手工藝遺產群落、水脈林盤群落、濱湖濕地群落。
城鄉布局結構中,貴安新區始終遵循生態文明引領、核心板塊支撐、快速交通連接、特色小鎮彰顯、美麗鄉村輝映的原則,在規劃區綜合生態安全格局的基礎上,結合風景資源空間分布特征與城鎮化發展的空間要求,構建“五區為底、八廊通聯、山城相嵌、景觀通貫”的貴安新區生態綠地系統。
路網建設方面,為早日實現與貴陽市路網的全面融合,打造貴安-貴陽半小時交通通勤圈,實現“二十分鐘進貴安,三十分鐘看風景”的目標,貴安新區積極推進“九橫九縱”路網規劃建設。九橫為金清線、貴黃路、太金線、貴紅大道、天河潭大道——金戈路——建設路、貴安大道、鬆柏環線北段、思孟路、黔中大道三期﹔九縱為西縱線、百馬大道、金馬大道、東縱線、觀潭大道、鬆柏環線西段、甲秀南路、花溪大道、花冠路。
“九橫九縱”互聯互通道路總長約396.6公裡,估算總投資約889.4億元。貴陽市范圍內總長約224.9公裡,估算投資約533.5億元﹔貴安直管區范圍內總長約171.7公裡,估算投資355.9億元。其中直管區已建成109.7公裡,完成投資約232.8億元,剩余62公裡未建,預計投資約123.1億元。
同時,貴安新區內部道路按照“九橫十縱”骨架網絡規劃建設,總長793.88公裡。“九橫”為貴安大道、貴紅大道、天河潭大道、京安大道、安康大道、茶園大道、北斗湖路+黔中大道、思孟路、大學城南環線﹔“十縱”為東縱線、西縱線、花燕路、思雅路、鬆柏環線西段、湖磊路、金馬大道、百馬大道、興安大道、高峰大道。目前,“九橫十縱”已建在建409.41公裡,骨架道路已基本建成通車,形成區域內1小時“公交城市圈”。
2019年10月26日,貴安新區召開第43次黨工委擴大會,明確要求加快貴陽貴安區域協同發展,為貴安新區帶來了全新的機遇。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隨著兩地路網的融合,軌道交通同網、產業的融合、環境生態共治共享,將為新區帶來新的發展機遇,同時也使貴陽的城市空間拓展、產業轉型有了新的平台,更為兩地發展打開了新的局面。
引入多元文化 提升城市品質
“沒想到在貴安新區還能零距離接觸到關於東盟國家和葡語系的相關文化,真的讓我相當震撼。”來自貴州大學明德學院的李婧說,初來貴安新區花溪大學城時,那一棟棟獨特的金黃色屋頂、琉璃窗面、橢圓形塔尖、不規則形狀的艷綠色地磚就深深吸引了自己。
讓李婧震撼的是東盟小鎮和貴澳時代廣場。東盟小鎮內包含東盟酒店民宿群、東盟風情商業街區和東盟風情居住區三個區域,融合了東盟特色和黔貴風情,是集酒店、商業、會展、博覽為一體的文化旅游小鎮,是貴安新區首個以東南亞建筑風貌為主修建的特色小鎮,建成后,可以輕鬆實現異地零距離接觸和感受東盟國家的文化、人文、飲食、教育等,“一站式”完成異域風情體驗之旅。貴澳時代廣場是貴安新區花溪大學城首個純商業城市綜合體,為大學城師生提供了吃、住、行、游、娛、購一體化體驗。
擁有10所高校,16萬名師生的貴安新區花溪大學城是貴安新區“建城市”的核心區域。
自開發建設以來,貴安新區花溪大學城堅持低沖擊開發理念,統籌“山、水、林、田、湖”生態優勢,建立“總控——控規——城市設計——專項規劃”的規劃樹體系,實行多維化規劃管控,加快推動其從高校聚集區向功能齊全、配套完善、環境優美、交通便捷、管理科學的一流現代化新型城市轉型,助力貴安新區高品質發展。
2016年5月,中影貴安國際影視城項目在花溪大學城正式開工﹔
2017年7月,第十屆中國-東盟教育交流周在花溪大學城開幕,“中國-東盟教育交流周永久會址”正式揭牌﹔
2018年8月,貴安新區雙創醫院在貴安新區花溪大學城雙創園正式開業﹔
……
貴安新區花溪大學城完善城市設計和現代化配套功能,構筑獨特的空間結構。在雙創園、數字經濟產業園兩大園區為載體的產業集聚區基礎上,重點布局西部黨武文創旅游片區、南部金牛湖科學城片區、鬆柏山生態涵養區、北部恆大文旅城片區以及中部高校集聚區等功能片區,真正讓老師住下來、學生留下來、城市美起來、產業興起來、雙創活起來,努力把貴安新區花溪大學城建設成為“功能齊全、服務完善、環境優美、交通便捷、管理科學”的一流現代化新型城市。
完善配套設施 貴安日新月異
“以前只是在新聞裡看到貴安新區的道路寬闊、路面平坦、駕駛體驗感好的信息,今天特意來親身感受一次,果然讓我大開眼界。”12月23日,來自貴陽市的李先生駕車在貴安新區行駛,對新區的路網建設頻頻點贊。
在路網建設方面,貴安新區始終以高標准、高質量、高水平的要求進行修建,創造出諸多之“最”:
2016年3月,貴安高鐵站正式開工建設,這是貴安新區最大的交通樞紐﹔
2016年4月15日,我國西部地區首個城市地下綜合管廊試驗段——貴安新區中心大道綜合管廊建成﹔
2017年11月15日,貴安新區百馬大道中心區段暨楊梅寨互通工程建成通車,這也意味著貴州省有了首座5層立交﹔
……
6年的發展建設,新區從開通時僅有一條公交線到如今擁有15條公交線,實現了對外與貴陽等周邊城市的公交互聯互通﹔2017年貴安新區首批出租車正式投入運營,標志著新區城市公共交通發展又邁出了堅實步伐。
在貴安新區,海綿城市建設是一張不得不提的靚麗名片。路上既看不到傳統井蓋,也看不到雨后積水,下雨天雨水通過道路兩旁的路緣石排入道路兩旁的下沉式綠地。
2015年4月,貴安新區獲批成為全國首批16個海綿城市建設試點之一。截至目前,貴安新區海綿城市已建設完工43個項目,完工區域面積12.81平方公裡,累計完成海綿投資44.77億元。
2019年3月,國家海綿城市試點建設績效評價現場考評專家組來到貴安新區,開展海綿城市試點建設績效評價工作。專家組對貴安新區海綿城市試點建設取得的成績給予充分肯定。
此外,自2015年起,貴安新區便開始著力推行綠色建筑。截至2019年1月,新區已有44個項目,367.92萬平方米獲得綠色建筑評價標識,從2019年起,貴安新區新建建筑將全面執行綠色建筑標准。
這些舉措是貴安新區全力踐行“建設生態文明示范區”,貫徹落實綠色發展理念的集中體現,更是堅持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的例証,為打造宜居宜業宜游新城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高飛)
來源:貴安新區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