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社一體”帶動 “農旅一體”發展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周恩宇 通訊員 李龍舉 王正陽 近日,走進納雍縣厙東關鄉陶營村的瑪瑙紅櫻桃種植園,站在觀景台上放眼望去,連片的櫻桃樹讓人不禁聯想到:花開漫山白、葉展漫山綠、果熟漫山紅的美象。 白、綠、紅是如今陶營村的“致富色”。…
靠勤勞雙手 過幸福日子 記者:搬遷后最大的變化和感受是什麼? 向文有:我的老家在距離玉屏縣城10多公裡的朱家場鎮茅坡村,就是這10多公裡,讓孩子們上學成了問題。因為身患殘疾,干部動員搬遷時,我焦慮過、彷徨過,離開了土地,一家人吃什麼?但是一想到孩子們的教育,我最終決定,一定要搬。…
合力推動產業發展 遵義市匯川區沙灣鎮整合資源,成立由全鎮8個村級股份經濟合作社組成的生態農業開發公司,同時成立聯村黨委,創新村級產業組織模式,形成“黨建+公司+股經社+村民”發展模式,夯實黨組織對產業發展的領導和組織基礎,進一步推動了產業發展。圖為聯村黨委組織黨員干部開展農業產業豐收農事活動。…
破解瓶頸制約 加快發展步伐 孫大敬 羅亞 “過去我們村哪家嫁女娶媳,總會被問及是騎馬還是走路接親,如今都是一輛輛的轎車直通家門口了,游客來了還能參與到我們婚慶活動中,大家的日子越過越亮堂。有了這新修的旅游路,我們這窮旮旯也能搞旅游了!”畢節市百裡杜鵑管理區黃泥鄉龍塘村村民李喜華笑著說。…
建強村級后備力量 夯實鄉村振興基礎 貴州日報 新聞 時間:2020年11月07日 來源:貴州日報 道真自治縣陽溪鎮積極探索“選、育、管、用”的工作方法,培養儲備一支政治素質高、群眾口碑好、干事能力強的村級后備干部力量,為鄉村振興工作夯實基礎。 暢通渠道選人,建好后備力量“人才庫”。…
深耕新興消費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諶思宇 貴陽市今年加快發展數據融合,積極培育壯大遠程教育、線上消費、無接觸配送等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打造新的經濟增長點。前三季度,貴陽市網絡零售額達44.23億元,位列全省第一。…
貴州大方:六寨苗鄉換新顏,農民走上致富路 位於大方縣興隆苗族鄉菱角村境內有個菱角塘,塘裡密密麻麻長滿了菱角,塘周圍山峰奇特,一壩壩稻田,一條條小溪,幾百戶苗家倚山而建,清秀靜美的小村庄內,游客和村民悠閑地在廣場上散步,曾經貧窮落后的苗家寨,如今變成了美麗的小康村。 “村庄還是那個村庄,只是一切都變得更好了!”今年71歲的楊露章本是國家地質勘探隊隊員,年輕時因四處搞勘探常年漂泊在外,退休后回到了故鄉。…
【我的脫貧故事】姐妹們“繡”出幸福,讓我很驕傲︱三都自治縣雪花湖社區扶貧車間負責人韋應麗 以馬尾為重要原材料,繡品具有淺浮雕感,造型抽象而夸張,這就是被稱為刺繡“活化石”的水族馬尾繡。 我叫韋應麗,今年57歲,除了是馬尾繡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外,還是三都自治縣中和鎮雪花湖社區應麗馬尾繡就業扶貧車間的負責人。…
【千年之變·新時代的貴州人】向幸福的生活沖呀! 記貴州易地扶貧搬遷群眾 這幾天,玉屏自治縣平溪街道康華社區工作人員吳敏有些忙碌,第七次人口普查工作的開始,讓她基本上每天都在社區的各個樓棟之間穿梭。 太陽西斜,趁著回社區服務中心拿資料的間隙,她踱步到了辦公室一旁的“四點半”課堂門口瞧了瞧,上小學的兒子正在裡面做手工,今天的課程似乎非常吸引人,孩子們聽的聚精會神,吳敏看著安心。…
畢節金沙:發展蔬菜產業持續助農增收 眼下,正值秋冬種農忙時節,金沙縣長壩鎮採取有力措施推進蔬菜產業發展,持續深入推進農業產業革命,穩定增加群眾收入,切實鞏固脫貧攻堅成效,推動鄉村振興。 在金沙縣長壩鎮店民村蔬菜種植基地,一片片新翻犁的田地裡,當地群眾正忙著栽種大頭菜。…
望謨縣:抓就業扶貧著力打好“三張牌” 本報訊 (記者 唐波)10月底,在望謨縣蟠桃街道新市民居住區內的山水鞋業扶貧車間,40多名工人正緊張忙碌著,趕制一批新的訂單。 新市民姚小寬技術嫻熟,很快完成手上一疊鞋樣的裁剪,開始下一疊的制作。…
安順市人社局就業創業政策巡回宣講受歡迎 10月29日,安順市2020年度就業創業政策巡回宣講活動在黃果樹旅游區圓滿收官。連日來,安順市人社局主動作為,積極行動,立足職能職責,精心組織開展了以送政策進基層、送政策進企業、送政策進高校“三進”宣講活動。…
荔波縣朝陽鎮:精品水果大豐收 農戶增收笑開顏 近年來,荔波縣朝陽鎮以特色精品水果為重點產業發展方向,圍繞蜜柚主導產業,打造精品水果與原生態特色產業融合新模式,實現精品水果產得出、賣得廣、品牌響目標,幫助群眾就近就業脫貧增收。 合作聯社代表與公司簽訂購銷合同 。…
貴州黔西:布依人家勞作忙 鮮花經濟促增收 2020年11月3日,貴州省畢節市黔西縣鐘山鎮銅鼓村村民正忙著管護和採收鮮花。該村是個布依族村民聚集地方,土地資源十分有限,近年來在黨支部引領下,通過整合扶貧產業資金,因地制宜大力發展鮮花種植,助力村民增收致富。…
貴州桐梓:掀起鄉村振興“綠色旋風” 近年來,貴州省桐梓縣依托良好的生態優勢和資源稟賦,大力發展綠色生態農特產品,正形成“綠色旋風”,為鄉村振興插上“綠色之翼”,廣闊市場扑面而來。 綠色有機食品認証 向品質要品牌 大婁山方竹筍、獅溪田源大米、大河野生天麻、容光回鍋羊肉、婁山黃燜雞、高橋洛碧庄園毛尖茶……每年夏天,四面八方來桐梓旅游的游客,不僅流連桐梓的美景和舒適的氣候,更青睞桐梓豐富奇特的綠色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