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給群眾看,技術推廣“梅”景可觀

2020年11月08日08:36  來源:貴州日報
 

望謨縣扶貧辦副主任(挂職) 李明

我叫李明,寧波余姚市挂職望謨縣扶貧辦副主任。

我曾帶著一些余姚楊梅幼苗來過望謨,希望這些苗能成為當地群眾的“致富果”。

2018年4月,我受派再次來到望謨參與脫貧攻堅戰。來到望謨的第三天,我滿懷欣喜去到弄林村楊梅山。然而映入眼帘的畫面令我詫異,楊梅樹高且密,結果多卻小,完全與余姚的情況不同。當時,我就暗暗下勁,一定要把這個“友誼果”種植經營得更好,讓老百姓增收效果更明顯。

我曾在余姚從事了8年的楊梅管理工作,第一次來望謨時就想把余姚楊梅種植管理經驗全部搬到弄林村來,但因種種原因未能實現。

如今有此機會,當然說干就干。培訓第一天,16名梅農來到現場。然而一個星期后,我再次去楊梅山時,卻發現無一戶進行疏花疏果,我感到很難受。

我與梅農和村干部商議,針對楊梅產業存在的問題,應進行矮化修枝、疏花疏果等種植技術的推廣。要進行分級包裝,利用時間差,把楊梅銷售到東部地區。同時,加大農家樂等產業的發展。但是沒有看到實際的經濟效益,很多老百姓不願意嘗試。

思來想去,我決定先做一個示范點。2018年下半年,我聯系一家幫扶企業用200元一棵的價格承包了120棵楊梅樹,並邀請余姚專家來現場進行技術指導。2019年,示范園的楊梅品質就遠遠超過了周邊,並在第三屆弄林楊梅節楊梅王評比上奪魁。

這大大刺激了梅農熱情。2019年下半年,弄林村460畝楊梅有一半進行了矮化和修枝。今年,楊梅開花盛果期,很多百姓開始疏花疏果。

抱著可以做得更好的決心,今年我協調了150萬元資金,在弄林楊梅山建立了楊梅高效種植示范基地,繼續做給群眾看。同時,我聯系多家余姚楊梅銷售公司,制作精美包裝盒,一定要把楊梅賣到余姚去。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唐波 整理)

(責編:顧蘭雲、陳康清)

貴州新聞推薦

移動端新媒體

  • 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
  • 貴州頻道手機版貴州頻道手機版
  • 貴州頻道新浪微博貴州頻道新浪微博
  • 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