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江區探索香菇帶動種植模式——

認領一個棚 年入兩萬元

2020年11月05日09:16  來源:貴州日報
 

眼下,正值香菇採摘時節。碧江區滑石鄉裕國菇業香菇種植基地大棚內,濕潤的空氣中彌漫著香菇味兒,隨處可見忙碌身影。

“我家今年認領1個棚,第一茬香菇預計收入1.2萬元左右。下一步管理再精細一點,收入會更高。”碧江區易地扶貧搬遷群眾王思雨說。

近年來,碧江區為解決易地扶貧搬遷群眾就業創業問題,實現從被動“輸血”向主動“造血”轉變,讓搬遷群眾依靠自己的智慧和雙手脫貧致富。2019年,該區緊緊依托生態優勢,通過招商引進國家重點龍頭企業——湖北裕國菇業股份有限公司,計劃投資19億元建設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的“梵淨仙菇”都市農業產業園項目。

按照百億級農業園區標准規劃,該項目佔地1.3萬畝,共分三期建設。目前,第一期已建成出菇大棚1000個,已承租使用488戶(其中,易地扶貧搬遷戶381戶,失地農民107戶),另有1135戶易地扶貧搬遷戶已簽訂承租意向協議。項目全部建成后,可直接帶動3000多戶近萬名易地扶貧搬遷群眾和貧困戶就近就業。

“目前,出菇大棚隻有200多個,還有200多個大棚還未到收獲期。”碧江區食用菌產業發展專班負責人楊小勇說,1個棚可放1萬根菌棒,1根菌棒最多能生產1斤菇,大棚裡第一茬香菇產量約6000斤,由裕國菇業統一收購和銷售。

為增強群眾產業發展信心,鼓勵更多貧困戶和易地扶貧搬遷群眾參與香菇種植產業。碧江區探索實行“龍頭企業+基地+貧困戶”“11122”香菇帶動種植模式(即:1戶貧困戶認領1個大棚種植1萬棒香菇,每年最低收獲鮮菇2萬斤,每年保底收益2萬元),由裕國菇業包菌棒供應、包技術服務、包產品回收,實現食用菌規模化、規范化生產。生產基地的香菇大棚優先滿足易地搬遷貧困戶承包,政府免除大棚承包租金,讓貧困群眾實現零成本投入、零風險經營、零距離就業。

“這次200多個大棚是今年春栽秋出的第一茬菇,香菇個頭大、成色好、品質優。香菇進入成熟期很快,如果不及時採摘,會影響香菇成色,經濟效益將大打折扣。”技術員王艷說。

為幫助菌農盡快採摘完第一茬菇,讓香菇賣一個好價錢,同時為第二茬香菇生產作好准備,碧江組建一支由農業技術干部、當地干部近50人的農業服務隊,幫助勞動力少的菌農搶收。

如今,碧江區通過政策引導、企業帶動、項目推動、科技支撐、資金扶持、技術服務等有效措施,促進食用菌產業化發展,帶動群眾走出一條特色產業致富之路。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萬芬 通訊員 向勇)

(責編:吳鋒(實習)、陳康清)

貴州新聞推薦

移動端新媒體

  • 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
  • 貴州頻道手機版貴州頻道手機版
  • 貴州頻道新浪微博貴州頻道新浪微博
  • 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