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护河员的美好生活

2021年06月18日08:37  来源:贵州日报
 

六冲河,黔西人的母亲河,是黔西永续发展的绿色屏障。

清晨,化屋村六冲河段,几只水鸟从崖壁上俯冲而下,在河面上翩翩起舞,水声、鸟声相互交织,回荡着自然生态和谐的旋律。

河岸上,是一大早便出门的护河员杨清鑫。

每天早晨出门,沿河清理一遍卫生已经成了杨清鑫的生活习惯。然而,几年前的他,还是漂泊在六冲河上的渔民。

“过去的网箱养鱼、沿河捕捞让六冲河受到了严重污染,但我们在村里没田没地,打了20年鱼,就在六冲河上生活。”杨清鑫介绍,禁捕退捕政策实施后,他便回到了岸上,还在村里当上了护河员。

“打鱼是没办法的营生,忙活一年到头没几个钱,如今当了护河员,每月还有3000元工资。”杨清鑫说。

六冲河的变化是黔西市下大力气整治河湖取得成效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毕节市以统筹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修复为主线,完善水生态保护格局,多举措开展长江流域十年禁捕工作,落实落准河(湖)长制工作。

黔西市围绕毕节河(湖)长制工作布局,结合本级实际情况,构建县、乡、村三级河(湖)长管理机制,形成“河湖长+河湖长站+片区水务站+部门(乡镇)+巡(护)河员”的河(湖)长制运行格局,为河湖治理强化了组织保障。

黔西建立河长令+制度建设、调度平台、联动执法、主题党日活动等机制,出台河(湖)长制工作年度细化方案,明确工作任务,定期发放工作提示,对县级河(湖)长巡河发现的问题、群众反映的问题等,并建立了县级河(湖)长“下单”、县级责任单位“接单”、乡镇(街道)或者部门“办单”,以及人大、政协、督查考核部门“督单”的“四单联办”模式,持续推进河湖治理常态化规范化。

同时,大力推进“开门治水”行动。黔西水务、自然资源、住建、环保、农牧等部门,共同严格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和活动审批、监管。统筹河湖长、林长、路长和护河员、护林员、道路保洁员“三长三员”力量,推进水岸同治。

如今,黔西全市已聘请405名管水员、259名管水协管员为“民间河湖长”,聘请了一批“企业家名誉河湖长”,建设“共青团+青年环保社会组织+青年志愿者队伍+青年突击队”的“河小青”队伍体系。还发挥妇联组织优势,聘请一批河湖联络管理“水妈妈”志愿者,鼓励群众积极举报涉河湖违法行为,构建了“法律规制+政策引导+文化塑造”的全民护河体系。(安芮、翟培声)

(责编:顾兰云、陈康清)

移动端新媒体

  • 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
  • 贵州频道手机版贵州频道手机版
  • 贵州频道新浪微博贵州频道新浪微博
  • 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