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大数据发展报告】

贵阳国家高新区:数化万物 智在融合

2021年05月26日18:38  来源:贵州日报
 

贵阳国家高新区作为贵州省首家国家级高新区和人才特区,亦是贵州省大数据产业发展集聚区和“1+8”开放创新平台之一。近年来,贵阳国家高新区紧紧围绕“一品一业、百业富贵”发展愿景,以中高端消费、中高端制造为发展重点,推动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已经成为全省大数据产业发展集聚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基地,是新型工业化和“强省会”主力军、主阵地。

2020年,贵阳国家高新区有效克服了疫情冲击,产业迅猛发展,各项经济指标实现逆势增长,所有指标均超额完成目标,位居全市前列。在全国169个国家级高新区中增比进位实现了8位跃升,综合排位升至第42位。经过近30年的发展,贵阳国家高新区已成为全省政策汇聚洼地、产业培育高地和投资兴业福地,累计获批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大数据产业技术创新试验区等36个国家级试点示范,拥有研发机构和创新服务机构600余家、各类人才6.5万人,形成了科技、人才、金融等完备的创新要素支撑体系,在2020年产业招商综合成效测评中,贵阳国家高新区在全省“1+8”国家级开放创新平台中排名第一,已经成为各类企业家投资兴业的首选地。

坚持创新 蓝图成蓝海

近年来,高新区以“创新”为核心,以贵州科学城及大数据创客公园等为载体,加速聚集高水平创新资源及发展要素,着力构建以高校院所为重点的知识创新体系、以科技型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以科技园区为载体的成果转化体系,提升科技支撑能力。

2020年,高新区高举数字经济发展旗帜,“一张蓝图绘到底”,以贵阳贵安融合发展为契机,持之以恒推进大数据产业发展。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高新区展现出强大韧性和发展活力,主要经济指标持续向好。

2月4日,科技部火炬中心公布2020年国家级高新区评价结果,贵阳国家高新区在全国169家国家高新区中综合排名升至第42名(较上年度提升8位)。

在科技创新方面,高新区2020年新增国家企业技术中心1家,累计聚集国家企业技术中心6家,占全省总数(26家)的23.1%;新增省级企业技术中心6家,占贵阳市获批总数(9家)的66.7%,占贵州省获批总数(17家)的35.3%;聚集省级及以上重点实验室和工程实验室7家(国家级4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8家(国家级3家)、企业技术中心37家(国家级6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0家;技术合同交易额占全市的21.2%;新增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家,累计聚集科技企业孵化器27家(国家级4家)、众创空间32家(国家级5家)。

数融万物 “数”领未来

大数据已不再是一个新兴的技术产业,而是正在成为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的要素、资源、动力、观念,并且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总体从“前沿技术”变为“重要应用”,其能发挥的价值越发明显。

以大数据与社会经济各领域深度融合为抓手,加快深化区域产业数字化进程。大数据与实体经济融合进一步深化,已获批省级大数据融合标杆项目13项,组织实施融合示范项目142项,带动251家企业开展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例如在大数据与工业融合方面,启动24项工业智能化改造项目,改造投资总额达3.53亿元,带动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开展智能化改造占比达到80%以上。

大数据与乡村振兴融合进一步深化。高新区以航天智慧农业、电子商务云等重点企业为依托,进一步加快推进农产品生产数字化建设。比如贵州航天智慧农业有限公司先后在德江、都匀、习水、安顺等地区落地智慧农业项目,重点建设了贵阳市2.5万亩高标准设施蔬菜保供基地、长顺县—贵阳市农副产品蔬菜保供基地等重大项目。同时,在全国新增5万亩智能节水灌溉产品项目推广,累计实现项目推广达40余万亩,灌溉服务面积达12万亩,2020年实现营收4.5亿元。

大数据与服务民生融合进一步深化。在便民服务、民生数据、燃气监管等领域,高新区依托多彩宝、筑民生、“由你想”(即贵州由你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打造大数据民生应用试点示范。比如,“由你想”通过打造全省气瓶安全监管服务平台,目前已在全省范围安装芯片380万个,已采购投入的“共享气瓶”超过28万只,累计投入资金总额已达4000万元,其中贵阳市全域40万余只气瓶与81把充气枪均已100%实现信息化管理,全省气瓶改造超380万只,充气枪信息化改造达641把。“多彩宝政务民生服务平台”下载量突破5458万,实名注册用户超1373万,累计服务超4.46亿人次,助力“黔货出山”实现农特产品销售金额4.28亿元,超过87.35%销售到省外。

特色产业大道建设有序推进。高新区抢抓全市建设数博大道机遇,以数博大道核心区重点项目建设为抓手,全面打造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特色产业大道,建成高新区大数据产业集聚示范基地,入驻企业36家,实现营收31亿元。

深耕蓝海 未来可期

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高新区积极推进网络强区建设,加快建设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进一步激活全区数据要素潜能,释放数据要素价值。充分发挥资源和市场优势,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培育发展数字经济新动能,以大数据为引领促进全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1年,高新区将持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抢抓国务院出台《关于促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历史机遇,在国家科技部及火炬中心指导下,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坚持“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方向,围绕“强省会”五年行动战略部署,深入推动“三链”协同,强化创新链、优化产业链、提升服务链,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提升服务链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培育发展新动能,提升产业发展现代化水平,奋力打造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杜衡:

正确选择成就更好发展

“我刚到高新区的时候,这边一栋楼都没有。公司第一家入驻‘启林创客’小镇,也是第一家从‘启林创客’毕业入驻高科一号。”贵阳高登世德金融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高登世德”)CEO杜衡告诉记者,而今,高新区高楼林立,“启林创客”和高科一号已有大量入驻企业。

2014年,国内证券市场初步放开,市场相对空白,当时还在国外工作的杜衡看到了发展机遇,积极参加了第十三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会上与北京、深圳、南京等地的招商引资部门建立了联系,贵阳高新区招商引资局是其中之一。

“我当时还在国外,要回来办理企业注册、经营执照申请等程序比较麻烦。在高新区的帮助下,通过线上远程等方式,我们半个月就完成了企业登记的各项程序。不仅如此,高新区还为公司提供了便利的办公场地,给公司创造了踏踏实实做事、安安心心发展的创业环境。”杜衡说。

2015年8月,高登世德核心创业团队来到贵州,公司正式开始运营。同年,京东集团与高登世德开展业务合作,并最终成为高登世德的股东。

目前,高登世德已实现银行、保险、信托、券商、基金、保理、租赁、交易所等金融机构的系统支持。

“日渐便利的交通条件让贵阳成为西南人才和信息的集散中心,房价洼地的区位优势将吸引更多人才。借助人才优势和大数据优势,公司将深耕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用核心模型与算法进一步延伸,完善数字化服务体系和产品体系。”杜衡说。

贵州翔明科技:

扎根贵州,走向全国

“公司在2015年起的两三年时间里,就吸引了省内大部分证券企业入驻。”近日,贵州翔明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翔明科技”)总经理吕晓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据了解,贵州翔明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于2009年在贵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落户,现已具有SO9001、翔明IDC基础设施运维管理平台、翔明云管理平台信息安全3级等保测评和IDC资质云服务牌照等证书资质,可提供IAAS、PAAS、SAAS、DAAS等相关服务。

吕晓丹介绍,翔明科技草创之初,经过一年多的市场调研,决定做大数据存储,主要向金融证券企业提供大数据服务。而根据证监会和银保监会的相关要求,金融证券等企业的数据中心信息系统安全等级要达到三级,所以面向这两个行业开展业务,数据中心在建设的时候必须达到三级等保标准。

根据《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三级等保测评内容涵盖等级保护安全技术要求的5个层面和安全管理要求的5个层面,包含信息保护、安全审计、通信保密等近300项要求,涉及测评分类共73类。这对翔明科技乃至省内任一本土数据中心来说,想要实现,绝非易事,但翔明科技仍然努力达到了三级等保要求。

2015年翔明科技开始运营,两年左右,便迎来了省内大部分证券交易所入驻。基于对自身技术及管理模式的自信,公司向外拓展市场,争取更好发展前景。

2019年,翔明科技收购天津提爱斯海泰信息系统公司,设立天津翔明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天津翔明”),运用自己的技术和管理模式,在完成合规和三级等保改造之后,天津翔明当年实现盈利。

未来,翔明科技将在扎根贵州市场、深耕天津市场的基础上,努力向北京、上海、深圳等地拓展,寻找机会推广公司技术和管理、智能运维的体验和服务,进一步做大做强。

手记

向全国探求更多机遇

“以前这里都是荒坡,现在你看,已经处处高楼林立、大厦成群。”

“以前公司落地的时候,周围都没什么企业,现在,企业变多了,而且还形成了一定的产业链,所以公司取得了比预期更好的发展。”

…………

5月的高新区,是忙碌的收获季,也是辛勤的耕耘时节。走进高新区,随处可见高楼大厦以及奔走于其间的人群,车流与人潮往复之间,数据与信息因此产生、传播并创造效益与价值,最终凝聚成高新区大数据产业发展新业态、新成就、新未来。

自2012年贵州省开始发展大数据产业以来,高新区积极奔赴全国各地引进大数据企业与人才,经过多年发展,而今的高新区已是大数据企业及人才的集聚区,从大数据研发到技术应用,众多企业都在这里拓展了研发边界,创新了技术使用,高新区大数据研发与应用产业链得以建立健全。

“公司将以贵阳为发展核心,积极向省外拓展,争取更多发展机会。”

除了不断推进贵阳的市场建设,高新区企业更多地关注到省外市场,通过设立团队或公司,各企业在扎根贵阳的同时,也在全国各地建立了自己的服务团队,进一步拓展了公司的业务空间。

后续,他们将借助贵阳大数据发展优势,在深耕贵阳的同时,积极外拓市场,争取更多发展机会、创造更高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杨宇峰)

(责编:潘佳倩(实习)、陈康清)

移动端新媒体

  • 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
  • 贵州频道手机版贵州频道手机版
  • 贵州频道新浪微博贵州频道新浪微博
  • 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