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民族大学建校70周年”系列报道(四)

贵州民族大学:根植多彩民族文化 推动传统与现代融合创新

龙章榆

2021年05月19日12:54  来源:人民网-贵州频道
 

【编者按】70年筚路蓝缕,70年弦歌不辍。作为新中国创建最早的五所民族院校之一,贵州民族大学自建校以来,始终紧跟时代脚步,在服务国家发展战略、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培养少数民族优秀人才等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5月17日,民大将迎来建校70周年,人民网将推出“贵州民族大学建校70年”系列报道,全面呈现学校70年来的建设与发展。

走进贵州省黔西县新仁苗族乡化屋村的扶贫车间,苗族蜡染非遗传承人彭艺正忙着调配染料和制作蜡画。车间展厅里,是她和其他蜡染画师的作品,美轮美奂的苗绣服装、造型各异的蜡染布偶,每一件都让人爱不释手。

“要感谢民大的培养,因为在学校学习期间,不仅让我的蜡染技艺更加精进,还学会了透过现象看本质,掌握了蜡染的制作规律,理清了民族技艺与现代生活相互融合发展的基本思路。”彭艺说。

37岁的彭艺,是黔西原色有染非遗文化有限公司的艺术总监,也是贵州民族大学2015级校友。由于自小受到苗族蜡染和刺绣文化的熏陶,在校学习期间,她不仅在老师的指导下成功研制了可调配出不同颜色的蜡染技艺,还学会了如何让传统蜡染与现代时尚相融合。毕业后,她致力让贵州少数民族文化走向更高的国际时尚舞台,并带领群众通过发展“指尖产业”脱贫致富。

从民族村寨走出,在学校学习民族民间工艺,用创新的民族传统工艺再反哺农村,在贵州民族大学,像彭艺这样的毕业生还有很多。建校70年来,民大始终围绕民族院校“培养民族人才,研究民族问题,促进民族团结与共同繁荣”的初心使命,在民族地区建党建政、民族识别、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施行、民族文化调查、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发挥了独特作用,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极大地促进贵州民族民间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立足文化资源优势 打造特色学科

贵州是一个文化多彩、风光旖旎、生态良好的省份,素有“文化千岛”之美誉。各族人民世居于此,共同创造了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民族民间文化,这为贵州民大的学科建设和教学科研提供了无限的空间和可能。

“近年来,民大深入实施‘学科金字塔工程’,突出优势、分层推进,在‘塔尖学科’突进上着力,在‘塔身学科’扶强上着力,在‘塔基学科’强基上着力,重点聚焦贵州需求和民族地区发展所需,写好学科特色这篇大文章。”贵州民族大学校长王林说。

贵州民族大学对2020年教学科研学科工作国家级、省部级获奖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右四为国家社科基金招标重大项目获得者龙耀宏教授。贵州民族大学宣传部提供

以民族学为例。依托贵州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民大早在建校之初便将民族学作为重点品牌专业进行打造,积极推进民族学学科与其他相关学科的交叉融合,在民族文化挖掘与传承、民族文化产业构建、民族社会治理等方面产生了一批有影响的研究成果,以民族学为代表的“民族历史文化与社会治理学科群”顺利入选了国内一流建设学科I类学科群。

同时,作为贵州省第一批省级重点学科,“民族学”学科群目前还形成了“本—硕—博”较为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涵盖民族社会学、民族人类学、民族法学等近20个领域。学校多名二级教授的教学与科研均与“民族学”学科群相关或交集,逐渐形成了西南地区民族学一流专家学者矩阵,在这片多彩的民族沃土上绽放出别样芬芳。

已结出璀璨硕果的并非只有民族学。在贵州民族大学文学院,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也颇有名气。作为贵州民族大学最早创办的学科专业和学校重点建设的学科,该专业不仅进入了国家级优势学科行列和省级区域一流建设学科行列,还成为了目前贵州省乃至西南唯一一家覆盖苗、布依、侗、彝、水等小语种语言文学教学科研的本科专业。学科在苗语、布依语、侗语、彝语和水书研究等领域处于国内居于领先地位;特别是在彝文古籍、水书、少数民族古籍文献整理研究方面成绩突出,在国内外学术界有重要影响。

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会议合影。贵州民族大学宣传部提供

“贵州世居民族皆有丰富多彩的民族语言和文学,蕴藏着大量的民族文化信息。研究民族语言文学,对文学院来说兼具天时地利人和。”在院长龙耀宏看来,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贵州世居民族创造了灿烂辉煌的历史文化,积累了丰富多彩的古籍文献。这些都是人类重要的文化遗产。

“正是通过对这些民族民间文化的盘点,才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话语体系,形成我们与世界交流对话的话语权。”校长王林说。

以田野调查为依托 特色科研结硕果

2020年10月22日,一场隆重的聘任仪式在贵州民族大学举行。现场,国家民委首批、第二批“民族问题研究优秀中青年专家”郝亚明接过校长王林颁发的特聘教授聘书。而这,无疑为学校的科研团队注入新的血液和力量。

“科学研究是学校学科发展和教学工作质量提升的有力支撑,也是高等院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直接体现。近年来,学校不断在体制机制、团队和平台建设上进行突破,重点瞄准服务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开展科学研究,努力产出一批标志性的重大成果,引领学校科研工作步入解决实际问题、服务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王林说。

建校以来,民大立足区域资源优势,先后主持和参与“六山六水”民族调查、全省民族识别调查、中国百村经济社会调查,开展了75项民族特色村寨建设规划,参与水书文献、彝族文献、布依族文献整理,出版了《苗族简史》《布依族简史》《侗族简史》《仡佬族简史》《贵州民族关系史》《百苗图抄本汇编》《民族学纲要》《水书抢救保护与开发利用研究》《苗族史诗〈亚鲁王〉形象与母题研究》《西南地区阳戏剧本辑校》《多彩贵州世居民族民间故事戏剧新编集》等大批补白之作,对整体中华文明产生重大补益,具有国家层面的战略意义。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黔湘桂边区汉字记录少数民族语言文献搜集整理研究》结题鉴定会现场。贵州民族大学宣传部提供

在贵州民族大学民族学与历史学院院长董强看来,通过对民族地区进行大量的田野调查和研究,更准确地掌握和摸清了贵州同一地区不同的发展情况和经济状况,这不仅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也为贵州少数民族地区脱贫政策制定和乡村振兴提供了理论基础。

与此同时,民大师生参与的《银凤钗头》获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实现贵州大学生在国赛金奖“零的突破”。教师在全省“双百”创作工程中入选10幅作品,占征集总数的近四分之一。二十多年来享誉西南的“贵州民大现象”风生水起,民族音乐舞蹈艺术推陈出新,在全国、全省少数民族文艺会演中多次摘金夺银,为贵州少数民族文艺赢得全国声誉,为服务“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强省”战略贡献力量。

此外,学校还大力推进科研体制机制改革,年科研经费总量从1100万元增至1.62亿元;国家级项目立项137项,省部级项目立项630项;发表SCI、EI、CSSCI论文600余篇,实现在《自然-子刊》等国际权威刊物发表研究论文“零”的突破。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72项。获批多彩贵州文化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文化传承基地(侗族大歌)2个国家级平台,建成多个省部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省级重点实验室。在历届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中屡获殊荣;4项国家社科课题成果鉴定获“优秀”等级。

以创新“激活”传统技艺 为多彩贵州添彩

组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研修培训基地,帮助非遗传承人和“绣娘”提升创新应用能力;把民间大师请进课堂,让学生感受最原汁原味的文化和技艺;实施校地、校企合作,共同研发旅游文创产品;发挥学生专业特长,为民族地区村寨建设与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说起贵州民族大学美术学院近期工作重点,美术学院副院长范昭平如数家珍。

作为贵州省文化艺术界重要的教学科研单位之一、“培养少数民族艺术人才的摇篮”和“贵州民族美术创作的重要基地”,近年来,贵州民族大学美术学院立足教学与实践,以创新“激活”传统技艺,让传统技艺融入现代生活,让民大美术艺术家群体佳作力作在世界眼光、国际视野下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民大学生参加北京舞蹈学院第二届“一带一路”民族传统舞蹈展演。贵州民族大学音乐舞蹈学院提供

在贵州民族大学音乐舞蹈学院,传统与创新的融合同样让人津津乐道。其中,侗族大歌传承基地的创建不得不提。该学院院长唐德松告诉记者,作为贵州省第一个音乐类国家级传承基地,侗族大歌传承基地的获批建设,不仅让民大人承担起了侗族大歌守护者的角色,学院也以此为契机,深挖侗族大歌的价值内涵,开展专业人才培训,编创艺术作品,以守正创新为理念,致力打造一支“下得了田野,进得了课堂,上得了舞台”优秀队伍。

除了侗族大歌,其他与贵州相关的民族民间优秀音乐和舞蹈也在音乐学院发展得风生水起。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唐德松明显感觉到:对贵州区域内少数民族典型民间音乐舞蹈的学习和掌握,已成为本校学生区别于其他院校相应专业学生的明显特征。

民大学生出演大型田野民间歌舞集《原色》。贵州民族大学音乐舞蹈学院提供

唐德松说,“传统艺术不是一成不变的文物,而是以活态传承且具有多样性特征的传统文化。对富于生命力的传统艺术,不仅需要保护,还需要进一步发展,以构建民族艺术的现代化和现代艺术的民族化。”  

(责编:顾兰云、陈康清)

移动端新媒体

  • 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
  • 贵州频道手机版贵州频道手机版
  • 贵州频道新浪微博贵州频道新浪微博
  • 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